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这句如何实践呢?

【经验】发布于2023-01-30 18:31:38 阅0

这里划出了一道宏线,生死线,无有去无间,无中生有。无者道始也。有者重生德也。间者中也。中者正当時也。也可以说是度也。过之不及都是虚无,发生一切事物都在正当時,守一生也。无欲未到也,观其妙可预测,有欲过也,观其徼回忆之意。同出而异名只在瞬间。不妄想未来,不思念过去,重点守住零位的无,长生之道。

尾骨朝前会阴处翘,骨子精髓放松到位,无我无它自然无追求入道也。再不明白无缘也。↗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我手不释卷,常吟诵《道德经》,去探寻其中的奥秘,有时偶尔有灵感的闪光,但又苦于用语言难以表达,今天就试着解读一二,和大家共勉。《道德经》的内容,众说纷纭,大多数人认为,他掺杂了大量汉朝人的作品,更增加了道的模糊性,有些内容让人困惑,也不必去深究。它分为“道”和“德”两部分,道为体,为性,德为行,为用。换言之,只有明白了道的真正含义,然后才能去实践。怎样明白“道”的真正含义呢?

佛老合参。佛学遇到《老庄》,一拍即合,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很多人把他当做佛经来读,它又被称为《南华经》。

佛家有戒定慧三学,其中定,是禅定,高僧打坐,口中念念有词,就是追求一种忘掉世俗杂念的空的境界,你看,这和无名,天地之始,多么相似。这里的名,指的是事物,形状,无名就是什么也没有,这就是天地之始。

大道从那里来?古人很聪明,认为都是从大自然来,《易经》中所以的道理都来自于自然的启示。《道德经》也吸取了其中的智慧。所以,天地之始,也是大道之始。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至虚,极也,守静,督也。也是此意。虚无的状态,是万事万物的终点和极点。保持安静,保持内心的平和状态,才算没有偏离根本,有一点道的样子。怎样才能做到呢?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没有过多的欲望和追求,时常恢复到虚无的状态,才能体会到自然的奥妙。这就是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所以,修养道的人不为外物迷惑,常淡定从容,何忧何惧?

经诗合参,陶渊明躬耕陇亩,有道家风范,李白啸傲江湖,有仙风道骨。

陶渊明有诗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遵从自然的变化,归向生命的尽头,快乐听从天命,还有什么疑问呢?这和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一样,下学而上达,他们都在追寻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追求顺天应人的生活。

当李白理想之梦破灭后,发出“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也应向西流”的感慨。李白一直有报国之志,这叫恒有欲也,但苦无门径,只有以观其所缴了,去反省人生,认识万物运行的轨迹。

结束语:怎样去实践呢?完全靠个人的体验了,《道德经》是做减法的,你想体会美妙的境界,那就减少一些欲望,有时间走进大自然,徜徉山水间。你想有一番作为,那就要去把握世间的规律了。

其他网友回答: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天地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它叫“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

《道德经》的第一章可以说是整个《道德经》的门户。这句话我们要实践于生活。首先要对这个“无”字。进行深度的认知和理解。

老子在这里面着重强调的是大家看不见的那个无形东西的作用。我们要把这句话用于生活,只需要从老子在这里讲的“无”字入手。“大象无形,却力量无尽”。

打个比喻,自然界的大象风。风是无形的。但是它的力量却非常强大。所以,通常用“作风”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用“家风”来形容一个家族的教育;用“国风”来形容一个国家的文化。再来看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人所需要的氧气、营养和精神。这些都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是有形的植物在给我们释无形放氧气;有形食物在给我们提供无形营养;无形精神在支撑我们有形的肉体。这个就是无形和有形的对应。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真正的有形的物质世界都是被强大的无形世界牵动着的。

但事实上现在人们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却将这个思维活反了,都把焦点放在了有形的物质上面,却忽略了无形的作用。所以老子在开篇第一章。就说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句话就是说我们如果能经常观察自己的精神世界、思想世界以及理想信念,这就是最大的力量。“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边界时刻要提醒自己,不可有过度的对有形物质的欲望膨胀和追求。要时刻观察并提醒自己不可有过度的欲望。

接老子的智慧,我也说句话送给读者:财富其实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满足我们正常生活需求的财富是天使。满足我们贪念、欲望膨胀的财富是魔鬼。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一段论述的是有无。

无,名天地之始。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无,是天地之始。就是说天地未生之前如何呢?就是无,无极,混沌。

有,名万物之母。因为万物生于有。这个有也就是一(混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太极,太乙,生万物。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这里的妙,指的是万物化生之妙,指有创造才能称得上妙,比如至今我们还不能完全搞清楚生命创造的奥秘这个“妙”。那么怎么样学习研究妙呢?就要观察无,因为从无而有,这是妙的显化,就要从这里得其妙。

故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的徼,指的是物的终结。凡是有形有相的物,必然有“徼”的一天。因此,着眼于有,自然能观到万物“徼”的过程。

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去体道。要持着有、无两端去观。也就是从物的生灭两端去体会万物生死之妙道。

其他网友回答: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上篇《道经》第一章《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这一章是老子给“道”做出的解释,他告诉我们所谓的“道”其实就是宇宙间天地万物的自然法则和运行规律。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如何实践,其实老子已经把时间方法放在这句话里了,那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如果题主还是不知道怎么做,那可能是对这句话有了其他的理解。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什么意思?

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需要结合全章来进行整体的理解和分析。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纵览全篇,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是放在中间部分,而事实上,这句话起的也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这句话的前面,老子对我们说所谓“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能够说得清道的明的“道”也就不是“道”了。并且提出:宇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从无中生出的有,又从有中衍化出其他的有。这其实就是老子对天地本源的解释了,他在这一章的前半部分提出这个概念。


然后,老子便接着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承接前面他发现了天地本源的“无”和“有”)所以我们就要开始观察这两个东西了——常常观察我们看不到的天地法则,去理解它的玄妙;常常观察我们看的到的自然规律,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端倪。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经常去观察生活。


接着,开启下文,老子又告诉我们,在通过一番观察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有无相生”,有和没有原来是同样的东西——世间万物有形有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间又蕴含着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法则规律;世间万物的规律法则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又能够通过具体的事物看出它们的端倪。


综上所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发现一个模糊的概念的时候,要保持好奇心,要学会去探究和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最终便会明白问题的答案所在。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具体怎么操作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我们都承认的事实,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实践,最终目的都是要让这个实践形成习惯,并且最终改变自己。


好习惯的养成有三大基石——阅读、运动和复盘。这句话的具体实践方法,就是培养复盘的习惯。


为每天的结束都做一个总结,把自己得失记录下来,好则改之,无则加勉。长期坚持,形成习惯,最终受益无穷。


说到复盘,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那半个人,同时也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曾国藩就是通过每天早上坚持写复盘日记,把复盘日记当作《忏悔录》一样去写,然后结合实际改变自己,最终才做了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精神偶像。


在《人性的弱点中》戴尔·卡耐基也频繁提醒,无论学习多少知识,经历多少事情,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需要一个内化吸收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学会经常反思和复习。


实践方法就是写复盘日记,重点在于持之以恒。

以上。

END.

感谢阅读!我是一迪,欢迎讨论和交流哦~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就个人理解,这句话是通过对立的方式来看。即有和无,这两个方面来观察,其实观察了有的方面,剩下的便是无的一方面,把无再思考清楚,也就是全面的考虑了问题。

往往遇到一些问题,我们总是用人类的正常思路去解决,比如说人们自出生以来,所看到的一切东西都被看做是物质,于是人们普遍认为人是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而且也把物质世界作为一个真理的存在。岂不知,这只是有的一方面。那我们还要考虑无的那一方面才算是全面的看问题。那咱们的世界中究竟什么是无呢?虽然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但肯定是存在的,这就是老子所带给我们的价值观。有与无在太极上的表示便是白与黑,也就是太极图的道理,很深奥,值得人们仔细去推敲。

其他网友回答:

想“解读老子”,确实不是靠书面的语言去解读的,而正是要靠你题目中所说的“实践”二字。

需要用自己的实际生活和行为方式,去细心体悟和行动。

下面,使用《道德经》(帛书版)内容,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帛书版相对其他版本,更接近于老子原意,也更方便解读学习。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第一:恒无,恒有,只是我们心中的愿望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这是帛书版内容,如果“王弼版”的话应该是“故恒无欲,以观其妙”。

关于这句话,很多大教授们争论很多。其实从老子来说,他并不反对欲望,为什么?他说无欲有矣,就是没有欲望、有欲望都可以,所以道家是鼓励欲望的。因为他提了这个欲,有人写成“恒无欲以观其妙。”用他们的解释就是说恒定的无是用来观察它的变化的。

当我们在说这个“无”的时候,其实“恒无”这个“无”是不存在的,从老子的观点来看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非要说“无”,非要把这个概念提出来,其实是我们的妄念,也就是我们心中的愿望,我们希望把它拿出来,这就是“欲也”的意思,不要把它跟什么“无欲有矣”,把它跟欲望结合在一起。

甚至还有人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搞什么道家双修之学,男女什么乱七八糟的,那都是后面的杂道、外道搞的。

这个“无”到底是怎么回事?

“无”就是说我把某个东西消失不见,消失不见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这个“无”是没牵扯了,我把这个“有”的东西抹掉,变成一个“无”,这个是什么?叫做“以观其妙”。“妙”这个意思其实就是变化的意思。妙则无穷变换。

那么当我们强调这个“无”,并且把“有”有意的抹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无”上面画很多的内容、做很多文章了,这就叫变化。

说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当一个男人没有女朋友的时候,他就可以娶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女子。同样的道理,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她说她没有男朋友的时候,她可以嫁给世界上任何一个男人,对不对?

所以这就叫“恒无恒有也”,可以嫁任何人的变化,但是,如果他说“他有”的话就是怎么回事呢?“以观其徼”。一旦他说了“有”,那么“徼”就成为一个边界了,

当说这个有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概念而已,而且这个概念它本来不存在,但是他一定要让它存在的原因,就是为它划定一个框,他必须在这个框子之内看问题,因此“有”这个框子是向内的,“无”这个框子是在外的,那从“无”和“有”的观点来看,“无”的变化是不是要多很多,“有”是不是就有限?这就叫“徼”,就是框徼。

第二:恒无,恒有,带给我们的妙用

对于这种解释,我们能不能把它应用到我们生活当中去呢?就是说,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没必要一定去划“无”和“有”这样的概念,如果当我们需要划它的时候,它只在某一种程度上有用,非要把它视为恒常的不变的东西,所以它叫“故恒无欲也”,“恒无”只是你一种愿望,一种不存在的东西,是你在思想观念上能够存在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当中它应该不存在的,我们只不过用它来观察奥妙之处而已。因此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就会用词准确得多,不会乱用词,而且会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说清楚,不会把很多事情混在一起说。

比如我们举例子:说一个概念——“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我们划“大学生”是不是就划了一个“有”,一个框子,说现在大学生比以前贬值了,把“大学生”用一个框子划出来,“贬值”又用一个框子划出来,大学生好像是一个独立的群体,然后我们就把他划出来,其实大学生是不是独立的群体呢?也是也不是。

我们大学生每一个人也在社会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说这些人是大学生,那些人不是大学生,或者说大学生一定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对吧?其实是不好划的,不好区分开来的。

但是我们划出来的目的,是因为我们希望给他一个边界,我们很明确地划出了一条边界,不要超越他的这个边界去讨论问题。

可惜我们现在上学,有很多论证类的练习,就是超越它去讨论问题,就会形成我们思维的混乱,我们的思维混乱之后接下来导致什么?

导致我们行为的紊乱,导致我们像没头苍蝇一样地乱转,导致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糊里糊涂地过一辈子,会不会?

老子他发现了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他写《道德经》这本书,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清清醒醒,念念分明地面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真实社会。

其他网友回答:

您好,很高兴看到您问到如何实践。因为道德经不是让我们长知识、长学问的,本就是让我们能够通过实修实证而成道的。

实就是真实,践就践行。真实地践行经典所讲述的真理就是实践。

那么该如何实践呢?我想简单分享一下个人的体会:

实践第一步:闻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想要实践,需要先了解经文的真义。闻、思、修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求道七步文》中所列求道的第一步就是:勤读经典。

那么经典中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古往今来,对《道德经》的解释充栋盈车。其中很多解读或流于字面之义,或已错解圣意,反而会给学习道德经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找到一个好的解释,才是最方便学习的。

我新的文章《想要读懂晦涩深奥的<道德经>,推荐两个公认好的解释来辅助》中,推荐了两位成仙得道的大德的解释,可以更真实地了解这两句的实义,也才能更好地去达到实践。

实践第二步:思

在听闻了圣人们讲解的真义之后,就要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时,是天地的初始。无极生太极,才有天地阴阳,是万物之母。

有、无是一而二、而二一。无极就是中,中含阴阳。虽然无中生有,但有本归于无,这就是同初而异名,换句话说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真空是万法的本性,万法是本性所生的妙有。所谓真空非空,妙有非有。也就是: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那么道理如此,要修行成道,就要从这个有、无下手去修。

实践第三步:修

学人下手之初,别无她术,唯一心端坐,万需丹捐。垂帘观照,心之下 肾之上,仿佛之内有个虚无窑子。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任其一往一来。但以神气两全,凝注中宫,不倾刻间,神气打成一片。于是听其混混沌沌,不起一豪明觉心。久之恍恍惚惚,入于无何有之乡。斯时也,不知神气之入气,气之归神。浑然为一,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晕 也。若使昏,是成槁木死灰耳。修士与此,当灭动心,莫灭照心,此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与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道德经注释》黄元吉著

如何实践呢?黄真人说:道家为之玄关妙窍止在一呼一吸之间。

虽然无和有、妙和窍,无非就是阴阳静动,一生二,二归一而已。通过打坐入定,定极而动,无中生有,就叫做阳生活子时。

无欲观妙: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学者欲得玄道,必静只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无物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

有欲观窍: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不生一知见,虽有动却不生一动想。有一心无两念,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

玄之又玄,就是归根之所,所以实践的功夫,就在玄关一窍。

实践前一步:寻师

其实,很多人上来就想学道,修行。看书、听讲、自修、自悟。这都不是真正的办法。轻则耽误时间,多走弯路;重则修偏入魔,伤身误命。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世间的学问、生活的技能都需要有师傅口传心授,何况修道、学佛,更是要解脱生死、成佛作圣,没有师父带领是根本不可能的。

《六祖坛经》说:“无师自通,天然外道。”

《仙经》讲:“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

所以,学佛修道,没有师父指引是无法成就的,每一个次第的心法和相应的对治只有师父引导,才能够契入真义。

今天有缘遇到这个问题,真的很高兴,一般人多是当做学问来探讨这两句的意思,却难得有问如何实践的,所以将个人体会奉上,希望对真心求道修行的同修有所帮助。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实际上是社会政治哲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宪政哲学”。它射出的箭,旨在治国者(当然也射向民众,但重在治国者)。全书的“无为而治”,是说治国者不要胡乱作为,民众能自行完成的绝不干涉。“小国寡民”才有存在感,才有信任机制。司马迁写《太史公书·老子韩非列传》,是在是目光如炬。

治国者是聪明的,但常常“聪明反被聪明误”。于是老子的《道德经》开宗明义要讲明自己的言说范式:道,能够用概念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恒常不变的道;能够用概念语言指称的语言就不是恒常不变的名(它们只能用指示性、导引性的语言来言说。全书多用自然事物比喻象征就是)。言说时使用的是“对生互补”的方式(阴阳、有无、难易、高下等),故这里的断句应该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用有无来言说天地万物的开端。实际说的就是“道”)。

“道”玄妙而又切身,在开篇它是表明全书的言说方式。要说实践意义,就在于改变单相度的言说方式。



标签: 毛叶黄药 土红苓 茼蒿 龙棕 防风叶 椰仙 胡莲 细数8种省力的性爱姿势 罗浮柿 孕妇梦见别人盖房子是什么预兆 烧鸡翅家常做法 指甲花叶 供财神有什么讲究招财 供财神的风水禁忌 微信怎样发朋友圈 羊肚 减轻 岩椒草 夫妻性爱如何同步达到高潮 5个方法介绍 健身 鱼肠草 故常 道德经 无名 万物

海南网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这句如何实践呢?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