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教育必读《弟子规》你有什么看法?

【经验】发布于2023-01-30 18:12:43 阅0

答:现在社会最缺乏,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是大人,是孩子他们的父母,不是我们的孩子。

俗化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要父母学好了弟子规,不缺德了,并且,以身作则去影响孩子,孩子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弟子规。

目前,我们的教育不缺乏传统教,孩子们最缺乏的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教育,所以,教育应在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应该立足于本民族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红色传统文化教育,这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原创于2021年11月11日)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最好的时代,资讯发达,中外古今,文史典籍,民间遗存,几乎皆可迅捷获取。

这是最坏的时代,信息过剩,噪音烦杂,垃圾纷飞,优质信息,隐没不彰,人们渺茫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

理性和平的声音,无意博人眼球,难以广泛流传,偏激极端的看法,却如病毒般不胫而走,尽人皆知。

对《弟子规》这样的旧时童蒙读物,时常出现两种极端的声音

有人认为它文化经典,应该从娃娃抓起,大力推广,作为儿童比读书,小孩子必须熟读成诵!

有人则视为寇仇,“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把今人不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诗经》《楚辞》的责任,也算在《弟子规》的头上!

难道这本小书,短短360句,1080个字的短文,有这么大神力?!

对《弟子规》,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总体来看,《弟子规》三观端正,文意晓畅,家长可引导孩子诵读。

《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在今天仍具价值。要求孩子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友善待人,与人交往,言而有信,亲仁爱众,在今天甚至将来,依然必要。

这篇短文,用韵文写成,每句三字,四句为一单位,隔句押韵,每四句一换韵,文笔自然,文意明白,浅显易懂,儿童诵读,极易上口,故而,家长引导孩子接触此书,完全值得肯定和鼓励。

其次,《弟子规》的内容,前后多相关相连,不可断章取义,片面解读,且有些内容已不合时宜。

《弟子规》,撰为儿童而作,难以做到句句严谨周全,故而,不能断章取义,偏执一端。

比如《弟子规》有言“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尽快做好,父母的教导,要恭听力行,父母的责备,要承担接受。

有人质疑道,如果父母不懂教育,不爱子女,那么,他们的命、教和责,再去顺从的话,就是愚孝,可能祸害了孩子啊。

事实上,在上面几句话之后,还有下面几句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父母如有过错,想办法劝谏,促使他们改正。只是应当注意方式,要和颜悦色,声音柔婉。若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以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即便被责打也无怨言。

可见,《弟子规》作者无意要求孩子愚孝

还有些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了,比如“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现代社会,子女不在父母身边是常态,与“父母在,不远游”的古时不同,不可能早晚问候父母。父母过世后,也不可能守丧三年,期间不再食酒肉。相对不合时宜部分,主要集中在“入则孝”和“谨”两部分。

这些看似不合时宜的部分,就没有一点价值了吗?

未必。

【解读《弟子规》也应“遗貌取神”,不拘泥字句,而吸收文字背后的人文关怀】

我们不必从字面上遵从它,而是从文字背后的精神和情怀加以解读,比如前文引用的两则,我们不必早晚问候父母,但应该经常关心父母!

父母过世后,不必守丧三年,而怀念亡亲,纪念他们,安慰内心,时常思念他们的恩情,恐怕不须他人提醒,很多人都会如此。

第三,《弟子规》不过是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儿童的国学教育,不能停留在《弟子规》《三字经》层面。

《弟子规》,不过是“学前班”或者小学阶段的读物,固然有益,且有些重要。过分强调“学前班”,甚至让孩子一直读学前班,就有些愚不可耐了。

孩子心性有些成长后,应该接触更为深广的文化知识,尤其应该直接阅读儒家、道家、佛家等流派的文化经典。

而有些人,不知是为钱谋,还是为智所限,过分夸大和强调《弟子规》《三字经》等童蒙读物,实在可笑。他们往往包装成专家学者,蒙骗世人,混淆视听,实在可恶!

第四,教育部门与其推广《弟子规》,不如加强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让孩子们直接接触文化典籍。

[本文图片,皆自网络,侵删]

《弟子规》意在以简要的方式,传达孔孟等圣人的教训。比如作者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化作“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等语,然而,简化的语言,显然不如原来的精彩。读《弟子规》,不如直接读《论语》《孟子》等书。

《论》《孟》等经典数量不小,篇幅浩大,就有必要选取少数篇章。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了,然而,目前来看,做得还不够好,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国文教育,让孩子们直面经典,不必到“二道贩子”取食。

第五,今日的作家学者,应该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编撰者普及文化的精神,编撰能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兼具时代特色,少年儿童好读喜诵的当代童蒙之作。

这些年,之所以《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重新流行,与当代作家学者有莫大关系。如果我们的学者作家,也能像周兴嗣、王应麟和李毓秀一般,编写出上述三书之类的经典,过滤掉旧时蒙学读物不合时宜的部分,新经典取代旧经典之后,就不必担心其不合时代内容了。

中国当代学者作家,或为商业裹挟,或被生计所迫,难以像过去老辈学者,或者国外的一流学者,愿意花大笔时间,用大量心血编写经典入门与普及读物了。这值得国家和社会反思,而作家学者亦当勤勉自励,努力为经典的传承与普及,作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六,以上几点相互补充,不可割裂,单独强调一点,否则,可能便是偏执一端,哗众取宠,或是故意曲解了。

网上线下的许多所谓纷争,他们的观点实际上未必矛盾,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当别人从其他视角切入,强调别的侧面时,他们竟然以为别人在反对自己。这实在是偏颇可笑,答主上述五点从不同的侧面观照,之间并不冲突,且相互补充,不当强调一端,废弃其余了。

更多人文精彩解读,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如觉文章不错,还请不吝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教师队伍必须先要活学活用,取之精华,去除糟粕,古为今用,政治为本。家庭教育要跟上…。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现在的巜道》是什么?就是爱国爰民爱社会主义制度,洁身自好,公私兼顾,遵纪守法。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

《弟子规》就是儒家文化中的糟粕。

儒家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
《弟子规》就是糟粕中的糟粕。

想指望靠《弟子规》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观念,再摒除糟粕。那学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比学这个省事的多。

你可以从米中挑沙子。可是从沙子中挑米粒,那不是傻是什么?

《弟子规》就是形式化教条化迂腐化的代名词。

一千多个字,四十三的“勿”,各种的盲从,这样的内容对孩子能有什么教育意义?

对于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不如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更合适。

都知道学坏容易学好难。

那为什么还要去学这些大比例“教条”“迂腐”的东西?

难道还指望孩子自己有判断能力?

推广《弟子规》,就是逼着孩子再次学会弯膝下跪的绝路。

《弟子规》简直是传统文化中所有僵化、丑陋、不合时宜的东西提炼出来,集大成者。

一个唯唯诺诺的孩子,一个精神状态永远保持谨小慎微的孩子,对于老师家长来说,似乎那是“听话好管”。但这个“听话好管”付出的代价是孩子的自由、个性、天性。

其他网友回答:

如何看待弟子规?


1、记得钱文忠讲《弟子规》时说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弟子规很重要,但是孩子太信容易吃亏。

我同意这个观点,时代不同了,风气不同了,原来的经典需要扬弃接受,如果孩子太信,在遇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时,必定吃亏。


2、任何经典都需要扬弃接纳,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完全打死,连看看都不看,作为国人,实在不该。但读了,全信,那更是大错。要扬弃对待。



3、对小孩子,建议浅尝辄止。对成人,可以随便浸润。

小孩子三观不定,对有瑕疵的经典,要浅尝辄止。对有免疫力的成人,怎样学都差些。不是有些企业,把《弟子规》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吗?


4、从《弟子规》主要内容看,对孩子有较大教益。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育孩子在家要孝顺,要友爱兄弟姐妹,要严谨,要守信,然后生发出去,爱众人,亲近有仁爱之心的人,知道品德到家了,行有余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德行第一,要学文,先修德,这些,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很有意义的。


5、总之,作为国人,《弟子规》是一本必须了解的书,然后你可以吸收精华,可以批判糟粕。对孩子来说,简单了解。对成人来说,任其取舍。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想清楚,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孩子?!

作为教育者,我们深切的知道教育不仅是面向现在,更关键的是要面向未来,我们显然不能只盯着眼前孩子们能考几分,他听不听话,更要着眼于未来,十年后20年后,孩子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到那个时候他们面临的不仅有周围人群的竞争,更有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竞争,那么,他们的竞争优势所应具备的能力是在那个时候就会自然具备的吗?

显然不是,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

1.探索和创造能力。创造力仍然是人类独特的能力,它需要太多人类特质做基础:审美能力、独特的联想能力、敏锐的主观感受、冒险精神、好奇心和自我决定,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切换,最后,还需要对事情强烈的热爱,这里面尤为重要的是好奇心。人的好奇心可能就是未来与AI合作的基础,人去探究发现的成果,让AI去学习,人类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对未知的领域具有天然的好奇心,一个小孩看到一块布不知道布底下是什么,就想去看看,看到一扇门即使大人不让去,他一定要把他推开看看。所以教育者要呵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2.感受美的能力。美这件事情本身涉及到人的主观体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目前为止神经科学仍不能完全解释这些主观体验从哪儿来。但是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讲,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几万年的积累,这是人类独有的竞争优势。

3.综合理解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其实就是知识和常识的区别,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在他的《情感机器》里说,人类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人能够把某一领域分门别类的知识放在自己的常识系统里面,可以随时随地调用他们,并放到其他领域中,发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以及重新组合,比如在不同语境下说的北京,我们立即就可以理解到,这到底是政治上的北京,还是历史上的北京,抑或是地理上的北京,这种常识性的跨学科,人工智能还很难做到。

4.自我主动性。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孩子的违拗期通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过来-不,走吧-不,出来-不”任何事情他都说不,为了说不而说不,对人而言,就是人性的一个大的觉醒,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如果只是一个AI,不管他的程序有多么厉害,没有生存的危机,可能永远都不会觉醒。

接下来我们再分析,弟子规会给孩子们带来以上能力中的哪些:

1.弟子规全文1084字,仅“勿”“需”这类字眼就达43处之多,“你不能干这个”“你必须得那样”用各种条条框框来限制孩子们的思维,非常不利于孩子们的好奇心的培养。

2.关于美的感受能力,弟子规倒是能提供一点点,三字一组,节律感很强,能够培养孩子们感受韵律美的能力。 但是,我们有比弟子规强千百倍的唐诗宋词更加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节律感,而且还能感受汉语的意境之美,幼小的孩子,我给大家推荐笠翁对韵。

3.综合理解能力,其实往大了说就是世界观。用条条框框圈起来培养的孩子其发散性思维很明显会非常不足,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喜欢做顺民。

4.我们知道违拗期的孩子,人性是会觉醒的,会为了说不而说不,你正好用弟子规去教育他,束缚他,让他用弟子规的规则行事做人,在教育教学规律上这叫做反人性。

最后,希望能帮助你。



其他网友回答:

《弟子规》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是继宋朝《三字经》后又一本儒家童蒙读物。



《弟子规》从《论语.学而》的思想开篇,兼顾儒学其它典藏的思想精髓,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入手,教育人们如何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换而言之,《弟子规》是在传授人如何做规矩,懂规矩。再往高了说,是倡导人的文明思想。

《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完成的,跟《三字经》形式一样。讲的是孔子的核心价值观——孝、悌、仁、爱。《弟子规》全文360句,1080字,涉及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礼貌用语等方面的要求。



《弟子规》的前身是《训蒙文》,由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写成,后经贾存仁改编修订,取名为《弟子规》。换而言之,《弟子规》就是从清朝康熙时代正式流行。因为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寓教于乐,所以一经面世,便风靡社会。



当下,国家正在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弟子规》作为童蒙读物,在央视百家讲坛等节目不断播出,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有效方式。我认为,类似的优秀文化,必将得到传承和发扬。

其他网友回答:

《弟子规》从现在的角度看,陈旧默守成规,无创新意识,只能遵从不许维规。当然前人按照事理顺应发展,尊从规律,互爱互敬,但有些不适应潮流变化,应吸其精华剔其糟粕。

其他网友回答:

<2>《弟子规》与行动力


  呼应是宇宙秩序在人间的伦理性折射

  《弟子规》的第一部分“入则孝”,是用什么开篇呢?是“父母呼,应勿缓”,它用“呼”和“应”来开篇,这里面充满着奥秘。人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答案是呼吸。小孩子刚生下来,先呼一口气,再吸一口气。而《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里的“父母呼”跟我们生命刚一开始的这个“呼”是同一个“呼”。为什么要“应勿缓”呢?因为呼了却没有应,就相当于你呼了气却不吸气,结果可想而知。所以,父母一呼,马上一应:“哎!”这是人在宇宙间进行能量交换的一个基本程序,而且要求迅速。

  “父母呼,应勿缓”,我们从大的宇宙来看这个对应,就是古人讲的天人合一,宇宙间的一切运化都是如此。如果哪一天围绕地球的月球不见了,那就麻烦了。同样,如果哪一天太阳转着转着,突然发现地球不见了,会是个什么结果?不敢想象。

  因此,这个宇宙演绎的秩序就是“父母呼,应勿缓”。在宇宙间,一定是小质量的围绕着大质量的运转。相对于地球来讲,月球就是小;相对于太阳来讲,地球就是小——这是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也是如此,一定是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如果电子突然不见了,那这个原子就会出现问题。这样的状态对应在人间伦理上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应勿缓”是一个对等行为,如果父母呼,儿女们没反应,能量就断掉了,而人间伦理是宇宙规律的投射。这就相当于上面说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秩序裂变,结果就是灾难。

  《弟子规》开题即讲人的生命力建设

  “应勿缓”里面的“勿缓”说的是什么?是速度感、敏捷感。《弟子规》第一句话就把宇宙秩序暗含的成功奥秘讲出来了。一个人因何成功呢?是速度感、敏捷感、反应力、执行力。

  古人有一副对联,“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古人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想幸福,关键是两个字:“勤”和“忍”。我们看《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一家人能不能兴旺,有一个大前提——看这一家人早晨起得早不早,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勤”,这是对一个家、一个人、一个团队的反应力、执行力的强调。由“父母呼,应勿缓”可以联想到“领导呼,应勿缓”“国家呼,应勿缓”“民族呼,应勿缓”……一个人如果父母呼,他没有反应,可以推理,国家呼,民族呼,他也不会有很好的反应。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呼,应勿缓”的反应力和“领导呼,应勿缓”“国家呼,应勿缓”“民族呼,应勿缓”的反应力是同一个心在支配着。那么,一个人的行动力迅速到什么程度才行呢?父母呼,他马上有反应,这个人就是一个有用的人,具有建设力的人。

  在童蒙养正阶段,《弟子规》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品质、素养、学养、教养呢?是反应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最大习性就是惰性,而反应力的培养就是为了反惰性。一个人贪睡、贪吃、贪喝,从本质上讲,就是生命惰性在作祟。从能量的角度讲,惰性生命是处在一种负能量状态。一个人的反应力不够了,说明他的能量不够了,这就像车没了油一样,开不动了。因此,《弟子规》是从生命力建设开题。

  紧跟“父母呼,应勿缓”之后便是“父母命,行勿懒”,大家看它的次第,呼完了怎么办?叫你干活了。呼你,你却没有反应,怎么办?开始命了,由温和的变为强制性的了。既然你不自觉,对不起,就开始要求你了。靠自觉不行,就要用制度了。所以,在推进的次第上,“父母命,行勿懒”这里有了强制的意味。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应勿缓”“行勿懒”的细微的差别:“应勿缓”带有主动性,“行勿懒”则带有被动性,是“应勿缓”的递进。因而,“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你要敬听;责,你要顺承。这四句联系起来看,它是从主动性、被动性、积极性、消极性来讲生命力的建设。

  顺:与宇宙运行相合的人生秩序

  你看宇宙间的整个秩序就是“顺”,如果哪一天这个宇宙有一个星体不顺,宇宙就乱套了。其实人体的运作也是“顺”的体现,就像我们的身体,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器官,每一个器官都互相配合,按顺序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如果哪一天,你的进食系统在运作,而排泄系统却不工作了,将是个什么情况?人体各器官各司其职,有序运行,这就是“顺”。饿了,你去吃饭;困了,你去睡觉。要想身体健康,你就要维护好这一自动化的秩序。如果现在你不执行这个秩序,你就不顺。你不顺,你的身体就会出现疾病。

  我们讲《弟子规》是维护人类永久性生存、群体性生活和个体性幸福的一个“规”。那么,这个永久性生存、群体性生活和个体性幸福用什么来维护呢?用一套自动化的秩序。然而,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染上一种不好的习气,即惰性,也就是反顺倾向,这会影响我们跟整个宇宙的自动化程序的匹配,怎么办?训练。怎么训练?“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呼”“命”“教”“责”,这也是教育的四大原理。教育从哪里开始?从“呼应”教起。从“呼”到“命”,这是教育由主动性向强制性过渡。这四句话最后落到“责”上,这可以让我们联系到中国的治理,它是从人性来讲的。先“呼”没反应,怎么办?“命”。没反应,“教”。再没反应,“责”。如果一个人能够非常自动化地适应群体生活,那就只需要“呼”就好了,而不需要“命”“教”“责”了。

  □作者 郭文斌

西安晚报> 2017年11月19日> 版次: <06> 文化纵横

标签: 私处抚慰指技 欢愉无比 双十一期间怎么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机型,来看看内行人是怎么说的 稗米 金澄 假的 5个小方法 延长夫妻性生活时间 圆果冷清草 青海防风 新娘下车谁撑伞 如何看姻缘什么时候出现 天脚板果 量腿长的正确方法 及标准 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的原因 夫妻性生活不和谐怎么办 角螺厣 蚌兰叶 尿酸最怕的三种水果 滇山茶 土细辛 床单又弄湿了!老公经常遗精怎么办? 弟子规 看待

海南网 » 中华传统教育必读《弟子规》你有什么看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