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的?

【经验】发布于2023-01-30 18:12:18 阅0

上来就整个哲学问题,邀请者有考校之嫌,小子才疏学浅,只能勉力一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古时候读书人的梦想和追求。而《礼记.大学》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四个,却很少有人知道。大致上意思是掌握事物的本质(格物),而后让自己认知水平提高(致知),端正自己的心态(诚意),运用事物正面的品质(正心),修练自己的身心(修身),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齐家)、进而治理好国家(治国),而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平天下)。前四个是方法,路径;后四个是效果、目的。一味只提后四个,可见古人功利心也是很重的,并且本末倒置。

历朝历代的大儒对格物致知虽有一些论述,但多不是解读礼记的重点。儒家强调入世,只有入世才能展平生所学,不妄读圣贤之书,才能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突出后面的结果去诱惑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不是孔孟先贤的初衷。

强调格物的著名人物是王阳明。小时候就去“格”竹子,“格”板凳,进而无物不格。格物对王阳明的思想和学术的影响是他更讲究知行和一,学以致用。不死读书,还要重视实践。所以最后他可以是个工程师修桥铺路,也是个军事家,上阵杀敌,也是个思想家,著书立说。

格物致知,运用到两个方面,一是用于自然科学,探求物质本源,发现事物规律,进而为人类生产生活可用,这是现代科学的起源和未来。一是用于社会科学,处理人,家庭,民族,社会,国家等素质提高和和谐管理。如果中国按孔孟之道两方面去发展,今日中国必会引领世界各方面的发展。可惜后世“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视后者为正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视前者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

孔子的棺材板一直在动啊!可惜每朝每代都在给他的封土上加土,听不见了!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致知,对这个词的理解,朱熹和王阳明,有着很大的分歧。而这种分歧的背后,是王阳明、朱熹对成圣之路的方法论的分歧。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不同时代的儒家,或不同的思想大家,他们之间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朱熹和王阳明之间的分歧所在,并集中体现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分歧上。

格物致知的来源?格物致知,这个词来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词,被统称为八目,纲举则目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的词眼、条目。《大学》中的八目,基本概括了儒家的三观,并给出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的是对自身道德的存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超乎了个体,将个人道德外延,进入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更大的维度上。从个体到世界,从个人道德至天下大德,一步步地递进,儒家思想藏不住政治的野心。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是这么看的: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而致知,就是得到一种知识,甚至一种智慧。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就完成一次格物致知了。

在朱熹、王阳明之前,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北宋的程颐。程颐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而“致知在格物”。意思是,人本来内心是有“知”的,但要致知,非通过格物不可;格物就是“穷理”,大概是说探索一切事物的“理”直到尽头。穷了理,自然就“致知”了。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朱熹怎么看格物致知?朱熹认为道理散在事物上,人做不到一理通便万理皆通,故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尽天下万物,大道才能贯通。但,朱熹“只有穷理后知才能尽道才能明”的观点其实是有违儒家之道、孔孟之训的。儒家正统观点是良知天赋。孔夫子虽然很少言天道和性,但他的言行是绝对支持后来的孟子的良知天赋说的。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坦陈他并非生而知之者。可为何一问便知,并非他事先花了很多精力储备了无数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有“一以贯之”的道,即良知。故,入太庙,每事问。孔夫子有一颗尊崇周公的诚心,所以,遇到祭祀周公这类事情,他会主动去学习祭祀周公的礼仪。农夫问他事情,因为他有良知,能就着事物的本末,逐步启发农夫,自己便也逐渐明白了事理。

王阳明怎么看格物致知?王阳明训“格物致知”为致良知,而格物是致良知的工夫。这是双方最大的分歧。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关于“致良知”,另有博文详解,这里不再赘述)。“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更何况格尽天下事物绝无可能(如同最外圈的圆由无数个点组成),故朱熹转而让天下学子一心攻读圣贤书。他以为千百年来成圣之人必定已格尽天下万事万物,所以读圣贤经典是学子可行的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事实上,良知天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求知(天理、良知)。朱熹如此解释“格物致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一改朱熹的“通过学习获得理(道、知)”的路径,强调人在推广扩充本然之良知时,通过格(正)物(事)的工夫来获得必要的学问,意即良知涵摄了知识。这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何为真正的学习有相同的看法。

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如何比对?简单来说,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成圣之道就要向人心外探索“理”,不断做加法;而明代心学家王阳明认为,心本来就有完备的“理”了,不要向外求索,而要向内求,做减法,不断地发现和去除不良的欲望,存样原本优良的品性,那就对了。朱熹的格物穷理,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被动的学习,因为天下永远有格不完的事物。按朱熹的路子,天下学子终生都在求道的路上,像个苦行僧,却未能见道或感觉尚未圆满得道,故大多知而不行。而“致良知”是推广、扩充人固有的良知于万事万物,将事物处理得合乎良知(天理),更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可操作性。沿着王阳明的路子,有治病救人的良知,便去学点医术;有保家卫国的良知,便去学点军事;有教书育人的良知,便去做点学问。这是何等亲切简易的成才之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王阳明比朱子高明的地方是,他认为无需穷尽天下事物。他认为,万物一体,人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致良知,便是和谐社会。并且,沿着朱子路子的人,很容易陷入多识却无真知的地步。今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给父母洗脚就是孝顺,明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亲切抚摸孩子的头就是表达喜爱。殊不知日本有位大孝子表达自己的孝心是让年迈的母亲俯身为他洗脚,因为让母亲体会到“为人母”的温暖感觉对老人来说是一种无限欣慰;殊不知在泰国抚触孩子的头是大不敬。而按照孔子和王阳明的路子,是不存在这种尴尬的。孝心,友爱之心,人与生俱来,但同时也清楚,时境不同,需要做正确的表达才行。有良知的人,自然会思考、会观察、会发问、会学习、会行动。这种学习,是因良知的推广和扩充的需要而做的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论语开篇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王阳明的理解最为准确。当我们每天因致良知而学到了些具体实践知识,并努力的不断践行时,比如天天尽孝悌、与人为善,就会感到很快乐。确实,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岂能不悦?

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我们被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刷屏,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茫然而焦虑地盘手机,试图通过信息的扩充来获得无用的安慰。虚拟的体验,不断侵蚀真实的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内心本来是完善的,当我们拨开那些多余的遮蔽和纷扰,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乃至生命。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格物致知吧。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是去掉私欲,格:是规矩、法规、人性、天性等。总的是说,要尊守着自己的天性和人性(初心)在有德的框架下减少私欲。

致知:达到人性的完美或人性善真的美德。

格物致知:去掉私欲到达完美的品德。

格物致知,源于礼义,佛学也涉及到这个问题,以王阳明心学为真谛。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致知”一语出自于《礼记•大学》,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简称“格致”。“格物致知”是古人认识论用语。东汉学者郑玄作注说:“格,来也;物,犹事也”,宋代以后作注的更多。这些作注的基本上都没有脱离唯心、唯识的框框。

那么,应当怎样理解“格物致知”呢?笔者认为:“格”,即推究。怎么推究呢?绝对不是单纯地坐在事物面想。除了想以外,还要动,如: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尝就是格,滋味就是知——格物致知。有的事物凭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就能了解,有的事物就得去亲手做,这也是“格”,也是“推究”事物本质的一种形式。古人作注时,大多忽略这层意思,认为“格”就是去冥思苦想,通过冥思苦想就能“致知”。写到这里,想一起个故事来,说:有一个人“格”竹子,坐在竹子面前,“格”了好多天,也没“格”出竹子的道理(知)来。所以“格物致知”,除了想还要动才行。

注:格,含有动的意思,如格斗,格杀等等。

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致知,乃入乎其内的沉浸式学习。分为三个层次阶段,"三mo"境界:

1.用脑子想;这是琢磨。


2用心想;揣摩。

3.着魔。

其他网友回答:

《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的格物、致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意思是任何事物要弄清来龙去脉,不要断章取义,自然也就提升了自己的知识。

格物致知是儒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比较理论。如何做到格物致知?就是让人思考事物原委。比如:手机屏幕为什么可以通过触摸来进行操作?夏天太热,为什么空调能把温度降下来?最终实现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身主於心,心发於意,意萌於知,知起於物,曰“致知在格物”,不言先者,知与意虽有先后,其实非二事也。知之不至,则意不诚而无物。《记》曰:“物至知知,而后好恶形焉。”何者?好善恶恶,感於物理者也,好妍恶媸,好富恶贫,感於物欲者也。道不离物,物不离事,盈天地间,物物各有一理存焉,去欲求理,岂以空谈悟哉?不曰理,而曰物者,践其实耳。郑玄曰:“格,来也。物,犹事也。”程子因言:“物来知起。”象山曰:“格至也,研磨考索,以求其至。”朱子因言:“穷至事物之理。”温公曰:“扞格外物,以物至为外,非合内外之道。”黄润玉曰:“格,正也,义取格其非心,心正矣,奚用诚意致知为哉?”是数说,皆因《记》而亿者也。惟《说文》曰:“格,木长貌,从木各声,取义於木,声以谐之。”其训精矣。(《格物论》)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致知这个词让我想到“理论结合实际”这句话。

大千世界的事物和经历不是我们有限生命和时间所能了解完全的,所以大多东西都是通过书本、网络、新闻所获取的认知。

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时候还是错误和片面的。

“格物”更像是要从多角度,多方向,深入的去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不能被表面所迷惑。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和“格物致知”相近的另一个词是“韬光养晦”,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修正看实物的眼光。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致知 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样理解还是比较笼统,只有理解格和物的本义,才可真正全面透彻理解格物致知。先看看格的本义。要理解“格”的本义,必须明白“各”的本义。

各(个)是由夂和口会意而成的。要理解各的本义需先明白“夂”的意义。“夂”分析如下:夂中撇“丿”指示柔软的蚕丝,折“フ ”指示圆或弧,这里指示抽出的丝缠绕在圆形轮上,捺“㇏”表示从蚕茧上向外抽丝,所以,夂为缫丝的过程。借“至”声表示缫丝最后停止的状态。《说文》解“从后至也”,也是到最后停止的意思。口指示蚕茧为圆形,或抽丝至蚕茧开口,蚕蛹出来为止。各的字形会意为缫丝过程中蚕丝至蚕茧的口。借“个”声表示只有蚕蛹为单个(单宫蚕茧)的才可抽出丝来,“双宫”(蚕茧内为两个蚕蛹)蚕茧没法抽丝,只可做蚕丝被。每个蚕茧抽出丝的长度都不相同。

各的本义为每个蚕茧抽丝的长短不同。引申[ gè ]1.表示不止一个、或彼此不同,如世界各国、各位来宾、各种原材料都备齐了、各人回各人的家;2.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做某事或同有某种属性,如双方各执一词、左右两侧各有一门;3.姓。[ gě ]4.特别(含贬义),如这人真各。

格(各gé gē)是木和各会意而成的字。木是植物的归类符号;各即标音又会意,是指每个不同。格的本义为每个植物品种都有自己的属性及特性。引申[ gé ]1.格子,如方格纸;2.规格、格式,如品格、格律、合格、别具一格;3.品质、风度,如人格、风格、性格;4.阻碍、限制,如格于成例;5.姓;6.推究,如格物;7.打,如格斗、格杀。[ gē ]形容某些碰击、断裂声,如格登。


物(勿)是由牛和勿会意而成的字。要想理解物的本义需先理解“勿”的意义。“勿”的意义如下:

勿(无wù)笔画释义为:“ ”是横“ ”、折“ ”、弯“ ”、勾“ ”的合体笔画。横“ ”为东西,表示太阳从东方升起;折“ ”表示太阳从东向西的轨迹为圆弧;弯“ ”表示太阳从升到降运动的方向;勾“ ”表示相对运动即相对地球、相对每天做类似同样的运动;三撇“ 彡 ”是三的变形,指示多,指示太阳周而复始,天天如此的这样从东到西、从升到降的运动。勿借“无”声来说明太阳从有(日出)到无(日落)的过程。

勿的本义是指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从有到无的运动规律。可引申为不、不要之意,如勿用、勿做、勿谓言之不预(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常用成语如犯而勿校、高枕勿忧、格杀勿论、姑置勿论、归师勿掩、来者勿拒、宁缺勿滥、牛羊勿践、穷寇勿追、秋毫勿犯、勿怠勿忘、勿忘在莒、效死勿去、疑人勿用、欲人勿知、早占勿药。

物(勿)是有牛和勿组合而成,牛作为有代表性的动物指所有形态;勿即标音又会意,依据太阳东升西落,指从有到无、从生到死的自然变化规律,用牛和勿组合来说明一切事物都是从有到无、从生到死的变化规律。哲学上所指的“物质”是指撇开事物的具体特性,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的共同特性,即从生到死、从有到无的共性就是汉字“物”本义。天地万物虚盈转化,足数则生,增数则长,减数则衰,数尽则亡。

物的本义指万物从生到死、有到无的共性及普遍性。引申为1.东西、事物,如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如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如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格表示每种植物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物表示所以动物具有的从有到无的普遍性及其规律。格物二字在一起,应该是事物所具有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规律。

致(至zhì)是由至和攵会意而成的字。至即标音又会意,表示到达之意;攵是攴的变形,也可理解教的省形,表示持教鞭覆审启发,听从之意。致的本义为听从教命随即送达。中国人写信,后面常书“此致”、“敬礼”字样。此,指自己写的信;致,表示听从你的教命随即奉送给你观看。敬礼,就是当面向你鞠躬致谢。是一种高雅的礼貌用语。

致的本义为听从教命随即送达。引申1.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如致函、致电、致欢迎词;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如致力、专心致志;3.达到、实现,如致富、学以致用;4.招致、引起,如致病、致癌、致残;5.以致,如致使;6.姓;7.情趣,如兴致、景致、别致、毫无二致;8.精密、精细,如细致、精致。

知(识zhì )是由矢和口会意而成的字。矢表示有所指向,有所目的;口表示口语、说话之意。字形会意表示“有所指向的说出事物的形象、名称、性质、动态等”。借“识(zhì)”声表示在心中有这方面的记忆,才可认识。由人指之说出曰“知”;由已知之曰“觉”;不言而知之曰“识”;失物识之忍住不张声曰“认(認)”。统言之不别。

知的本义为看到人与物能说出其名称和性质等。引申[ zhī ]1.晓得,明了,如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如通知;3.学识,学问,如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如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5.彼此了解,如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如故知(老朋友)。[ zhì ]古同“智”,智慧。

致可以理解为精力集中实现之意;知可以理解对事物的认识。致知二字就是对集中精力实现对事物的认知。

格物致知总体会意为集中精力实现对事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理解和认识。

其他网友回答:

《礼记》是学习《礼》所做的笔记,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其间的语言文字跟秦汉不同,跟唐宋更不同,这是理解“格”“知”的前提。先秦时期的“格”是“来”的意思,《尔雅》“格、怀,来也”;“致”是“致使”的意思,也写成“至”;原意是“物来知至”,基本意思就是“知识来源于事物”。“格”作及物动词,“格物”:“使物来”,就是主动接触事物;“致知”:“获取知识”,就是通过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具有朴实的认识论特点,汉代的认识基本符合实情。理学起,朱熹借“格物致知”阐发义理,人为赋予新意,情况才变得复杂起来。

标签: 避免 余生善待自己的短句 看淡一切释然的说说推荐 已婚女人打喷嚏测吉凶爱情 华南实蕨 柳叶剑蕨 野烟 连续7个工作日 该如何轻松享受性生活 彩礼十全十美是多少钱 柿根 怎么判断夫妻性爱是否过度? 婚礼延期有何讲究 红白二丸 黄麻根 灰藋子 lol手游皎月女神哪个皮肤值得 水杨根 金顶蘑 晒黑的皮肤怎么变白 滇白芷 龙骨莲 格物致知 怎样 理解

海南网 » 你是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