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经验】发布于2023-01-30 17:58:39 阅0

苏轼赤壁怀古“人生如梦”,所表达的思想并不是因为贬官所产生的消极态度,也不是因为年龄大了产生的悲观情绪,而是一种不服气的感慨。虽然光阴如梭,但也要激励自己有所建树,为国分忧!

其他网友回答:

<2>引言

“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这是清代词论家徐轨对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词作的评价。苏轼一生诗词创作产量颇丰,最能体现英雄气概的当属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人生如梦”这句有着四重含义。它包含了对赤壁美景的陶醉、对过往人物的缅怀、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释怀后的旷然豁达。

苏轼人生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州眉山人。他聪慧放达、为人率真。在父亲苏洵和母亲程氏的教导下,苏轼自幼饱读诗书。在他21岁的时候,与他的弟弟苏辙一同考上进士,被授予大理评事的职位。

熙宁二年(1069),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反对新法,自请离京,先后任杭州、密州、徐州等地方官。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事件被贬黄州。高太后临朝时,又逐渐升迁入京,供职翰林院。哲宗亲政后,又远贬惠州、儋州等地。

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徽宗的大赦下北归回朝。但不幸在江苏常州病故,时年六十五岁。

创作背景分析

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是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任上给皇帝一封谢表中的两句话。这本是一句很平常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言语,但苏轼却因此受到了新党的抨击,说他“讽刺政府、妄自尊大”。他们还在苏轼的诗词中挑出了很多他们自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事情越演越烈,苏轼最终被逮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经过了朝廷元老的合力营救之后,苏轼最终保全了性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看着仍然是一名官员,实际上有职无权,是一个闲职。

面对人生如此大的落差,加上被贬后的生活十分困苦、拮据,苏轼一度变得心灰意冷。由于是闲职,但任后的他无公务可做,又心情郁闷。遂寄情于山水,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玩,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两赋一词”。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美景、陶醉东坡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出了月夜下,长江上的壮美景色:陡峭的山崖耸立云霄、汹涌的骇浪拍打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雪浪。在这种惊心动魄的景象中,作者精神振奋,陶醉于其中。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从《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作品来看,苏轼曾多次到赤壁游玩。就文章来看,一次是在盛夏时节(七月既望)、一次是在深秋时节(十月既望)。文中所描写的赤壁风景优美,四季各异,令人神往。

因为沉醉于赤壁的美景,苏轼暂时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犹如梦幻一般,让他产生了庄周梦蝶之感。所以“人生如梦”这句,第一重含义就是感慨赤壁美景,此时的东坡已然陶醉其中。

三国不再、周郎已矣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这些豪杰中,有隆中对策的诸葛亮、有横槊赋诗的曹孟德、有足智多谋的周公瑾、有纵马射虎的孙仲谋。苏轼最向往的还是那破敌赤壁的周瑜周公瑾。

所以在此词的下阙中,苏轼用“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几句来着重刻画周瑜的形象。体现了周瑜的年轻有为、佳人在侧的潇洒风姿。

韶华易逝、英雄成冢。三国已经成为了历史,周瑜也英年早逝。一切都如过眼云烟,自己亦“早生华发”。所以词末“人生如梦”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三国时光的追忆,对周瑜等三国先贤的缅怀,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感叹。

被贬黄州、失意落魄

苏轼自幼博学多才,二十一岁便高中进士及第。入仕以来,仕途顺利。虽然后来任杭州参军,但这也仅是因为政见不合,自请离京。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可以称得上是年少有为,春风得意。

但因为“乌台诗案”,苏轼差点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被贬黄州后,有职无权,生活困苦。这对苏轼来说,是自己人生中最重的一次打击。这让他感到十分的失意落魄、茫然彷徨。

对比之前的春风得意,苏轼此时的境地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让他自己产生了恍惚感。人生就像一场大梦,宦海的沉浮、人生的起落都是不可预测的。自己的被贬也可能只是一场梦,或许梦醒了,一切便都好了。

大梦已寤、旷然豁达

苏轼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由于后期的人生经历加上自己的感悟慢慢养成的。被贬黄州是他积极乐观人生态度养成的起点。

在赤壁的山水里、在东坡的泥土中、在定慧院的禅语熏陶下,苏轼对仕途、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即“人生如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人生本来就很短暂,就像做了一场梦,不要让那所谓的“闲愁”乱了心境。周郎如此雄姿英发、年少有为,到如今还不是成了烟云消散了。我人生中的这点挫折是在算不上什么,还不如看山川美景、举酒赏月。

所以“人生如梦”是作者的一种明悟,是对现实遭遇的一种放下。表现了作者豁达、超旷、积极的人生观。

结语

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中写道:“东坡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苏轼怀古抒情,上下阙中的思想变化十分明显。词尾“人生如梦”包含了多重的意思,可谓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文/若木 图/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苏东坡少年得志,20出头考取“百年第一”的制科三等,其文才深得神宗青睐,评价甚高,说李白无苏轼学识。初为凤翔签判,38岁为密州太守,可谓官场得意,但好景不长,因反对王安石过于冒进的“新政”,在诗中议论朝政,被人捕风捉影,断章取义曲解,被文字狱所害,“乌台诗案”几置之死地,坐牢138天,后被贬黄州,东坡开荒,以解一家饥谨。某日泛舟赤壁,联想到赤壁之战年轻有为的周瑜,不禁感慨万千。赤壁成就东坡文学,一道天光冲破苍穹,留下赤壁千古绝唱的词赋。痛定思痛,苏轼回顾自己的过往,反省自己的年少轻狂,恃才傲物,好发议论,口无遮拦,率性而为,官场复杂,人心叵测,事道险恶,王弗早逝,兄弟骨肉分离,有济苍生建功立业的壮志却沦为戴罪之身的犯官,自然悲从中来,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以牢狱之灾悟出生存之艰,名气才华,在权力面前不堪一击,功名、财富都是过眼云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活着才是硬道理,多么痛的领悟。





其他网友回答: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于43岁,元丰二年写的,当时的他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个清闲之职,他胸襟豁达,热爱自然,在历经赤壁时,触景生情由感而作。

三国历宋朝近千年,时间差感催使苏轼发岀感叹!眼望着这场景,历史事件人物历历在目,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转眼间斗转星移己七百多年过去了,那时人寿命较短,活百岁甚少,这就是说己经好多代人了,感慨人生的无常,时间的短暂,恍惚间如人生一场梦。

这么长时间的历史眼前一晃而过,而当时苏轼己近知命之年了,想历史,想自己,觉得自一转眼将到暮年,此生休亦,似觉一梦,未醒而归,道岀了他无限惆怅和无奈。

也咉衬岀了他彼贬之后的消沉思想,忆周喻昔日风采,无限风光,踌蹒满志,春风得意,对比自己还未有岀头之日却遭贬,这么短暂的人生,恐怕己春光难现。

因此,苏轼发岀人生如梦感叹是有意境的,与他的贬官闲愁、人己到中年后再无激情上进,转眼即逝的思绪相关,这是感慨之叹!也是无奈之叹!也确实感觉到了人生的短暂,如梦一场。

其他网友回答:

“浪淘尽,千古英雄“,就已看破了人生!

何况苏大学士还是一个很有悟性的居士。

早已看破凡尘,早已了知人生如梦。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谪居黄州,游黄冈赤壁矶,抚今追昔,写下了这篇气贯凌霄的名篇。全篇将写景丶怀古和抒情结合到一起,纵横古今,大开大合,意境恢宏,是豪放词风的代表作。全词激荡着动人心魂的阳刚之气,即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对现实的责任感,还有对人生如梦的慨叹。是一支磅礴凝重,回肠荡气的悲壮乐章。整首高屋建瓴,气势宏大,闪涵丰富意境深远,为宋词之典范,千古之绝唱。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文子心语,回答这个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一向被认为是苏词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很不得意,这首怀古诗,就是通过一系列鲜明的形象表现词人羡慕古人之有为,感慨自己之无为的思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的上阕,写赤壁山水的雄奇,起笔气势就很豪迈。大江之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历史的长河也像这江水一样日夜奔腾不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涌现出多少有作为的英雄豪杰啊!

词人看到江边的古堡,很自然地就把它和三国时周瑜等率军大破曹操的赤壁联系在一起。

此处说“人道是”,显然是根据人云亦云的意思,把这个地方作为古战场,借以怀古。

“乱石穿空”三句,是从正面描写赤壁景色,岩石壁立,惊涛怒吼,波浪千叠,汹涌而来。令人惊心动魄。

“江山如画”两句,由景物转入人事,从现实进入幻想,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词的下阕,追忆周瑜、诸葛亮。“遥想”以下三句,集写周瑜的风流倜傥,年少英俊。“羽扇纶巾,笑谈间、强虏灰飞烟灭”,写诸葛亮面对强敌,从容潇洒指挥有力。以上描写突出了周瑜、诸葛亮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历史功业和他们的风度。

“故国”三句,再从幻想回到现实,抒发自己的感慨:我对赤壁这个历史名胜是如此的神往,有什么用处呢?只是自笑过于多情,以致这么早就使头发变成花白了。这里的“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倒文。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词人的自我宽解:人生不过是犹如一场梦,还是让我高举酒杯,痛痛快快的饮酒赏月吧。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用的是以宾喻主之法。明曰怀古,实为抒情:周瑜、诸葛亮,不过是“宾”,而词人自己才是“主”。之所以用大篇幅极写周瑜、诸葛亮的有为,正是为了反衬自己的无所作为。

结尾故作旷达,其实词人的感慨是很深沉的。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写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是他人生遭遇中又一悲惨际遇之时,贬谪黄州,削去一切俸禄,幸得黄州知州徐大猷同情,着其一家开恳黄州东坡荒地,艰难度日。

此时的苏轼,既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悟,又有"小舟从此去,江海寄余生"的厌世消极。想必情绪一定低落到了极点。乌台诗案虽侥幸存活,但祸及兄弟及家人是他难以消除的隐痛。他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希冀,更有“西北望,射天狼"的抱负。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景。但这一切,随着党争的祸及自身以及朝廷屑小的污蔑陷构,似乎均如梦幻泡影,随波逐流。他只能“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慰平生。"细想自己自幼攻读,心慕先贤,怀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料壮志未酬,却遇江湖之险,心中波澜自是难平。结合后来苏轼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身似己灰之木,心属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来看,身贬黄州,缅古实为讽今,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当是一种对前途渺茫,对人生无奈的悲叹。

人总有低落之时,无论古人今人,无论平庸之辈或名流贤达,生命的岁月不可能总是春光无限。人生如梦,其实是哀叹,又是自嘲,关键的是,梦毕竟会醒,看你如何正视困境,自强不息,走出生命低谷。





其他网友回答:

滚滚长江东逝水,人生苦短,不奋力拼搏,白了头就只有叹息的份了。

其他网友回答: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首词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

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词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一、作品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作品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三、有关这首词最后一句“人生如梦”的赏析:

1、最后一句承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而来,在这里"故国"两句,苏轼便由周郎转到了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

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

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表达了遥想三国赤壁战事和周郎的儿女情长,词人感触颇多,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的才华、抱负堪比周瑜,但却怀才不遇,没能像周郎那样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自嘲自己是自作多情有点好笑,哎,45岁就“早生华发”。

于是,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人生就如一场梦,短暂漂浮。感叹岁月有什么用,这里的江月是真实美好的,为你敬上一杯,我们共饮吧!

最后一句似乎有点无可奈何,但又显示出某种豁达。如果说前面的词句情绪激昂的话,那么最后一句就回归平静了。

3、结尾两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对开头的照应深化,又是叹喟人生短促,无可奈何,只好借酒浇愁,寄情江月,以求自我解慰。这流露出他政治上失意,心灰意冷的情怀,也隐含着不安现状的愤慨。尽管显得超逸旷达,但已经失去了奔放腾跃的激情,情调较为低沉消极,反映了词人的理想与现实存在的极大矛盾。

综上阅读,我以为苏轼之所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是因为苏轼在这首词里把历史与现实联系了起来,由现实中的景物想到了历史上人和事,由历史上的人和事想到了现实中的人和事,特别是想到了自己,触景生情,生发联想,联想产生出了多种复杂的感情,特别是对人生或许有了自己更深刻、更独到、更接近本质的认识吧!于是,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慨!

标签: 家里死狗有什么预兆 呼吸困难 亚乎奴 出山虎 穴位 金婚、银婚、钻石婚分别是结婚多少年 压箱底的钱要压多久 鼠标蛇 工程 土金耳环 麝肉 樝子 膝盖积液水肿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加湿器什么季节用比较好 加湿器怎么使用 浴缸里面性爱刺激指数最高? 锋芒毕露和锐不可当的区别 鳝鱼血 铁丝灵仙 家中来了一只狗预示着什么 梓叶 蚂蚁花根 人生如梦 怀古 苏轼 感慨

海南网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