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

【经验】发布于2023-01-30 17:52:04 阅0

谢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原典出处是《孟子.离娄上》。这是老古语了。今天我们常常能听到一句古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常常被老年人用来规劝年轻人早日成家生子,作为回馈父母的一种方式。意思是说有三种不孝顺的做法,而没有后代相传烟火,是最大的不孝顺。大意如此吧。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解释一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意思是“不孝”有很多种,“没有后代”是这里面最严重的不孝。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女孩,年轻的还有不愿结婚、不愿生孩子的,用「无后」来衡量那要打倒一大片。

「无后为大」就是古人几千年来理解的那个意思,翻不了案。这可以说是古代的「礼」,放在今天已然不合时宜。「礼」必然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也就是孔子说的「损益」。礼者,理也,心即理也。所以今天我们最好讲「爱」,不要讲「孝」。

爱父母才是根本。古人也讲爱,《礼记》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孟子曰「大孝终身慕父母」,这个爱慕其实就是对父母的依恋,就是小时候那个赤子之心。这是根本的「孝」。

如果没有对父母的深爱,只是自私自利,即便遵从外在教条去传了宗接了代,又算什么孝呢?所以阳明先生「心即理」说才是儒学正宗,人只要有一颗真诚恻坦的心,就是「有理」、「有礼」,否则总是「无理」、「无礼」。


其他网友回答:

我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里的“无后”不可能是“没有尽到后代责任”的意思。


1、从语义范围看


“不孝有三,A 为大”,这其中的 A ,语义范围一定是小于并包含在“不孝”中的,是“不孝”的某一部分。


但“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和“不孝”,语义范围其实是一样的,是一回事,除非你能举出一件又“不孝”,又尽到了后代责任的事。


所以解释成“没有尽到后代责任”,语言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2、从文言习惯看


我们看原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伪科普里是这么解释这句话的:不孝有三,以没有尽到后代责任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娶妻,这种行为没有尽到后代责任。君子认为还是告知父母比较好。


假设“后”真的有“后代责任”这种含义,那么文言的习惯表达“没有尽到后代责任”,应该说“不后”,而不是“无后”。“行为”一般也不会用“为”,而是用“行”。或者用“其行”。


所以孟子如果要表达伪科普里的意思,会写成:不孝有三,不后为大。舜不告而娶,(其)行不后也。


当然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在“君子以为犹告也”。“犹”是怎么都不可能有伪科普里那个“还是……比较好”的意思的。


3、“无后”解释成“没有后继“是先秦和后世的常见用法。


《礼记》 檀弓下第四: 毁不危身,为无后也。

《左传》 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

《左传》 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


那么,孟子的原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大致意思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其中以没有后代奉祀最严重。舜没有告知父母就娶妻,以免没有后代(的危险)。君子认为这就等同于已经告知父母了。


这里头涉及到一个舜的父亲和后母想要害死舜的典故,所以舜认为告知父母,父母肯定不会同意他娶妻。


这个解释可以得到孟子本人在另外一篇文章里的佐证。


《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其他网友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源自于古代思想家孟子的劝戒之言,大意是:一个人一辈子有三件事为不孝(专指男人),一是看到父母做事不妥也不劝说,二是自己不想做官以惠及父母,三是不成家或是成家没有男孩(无后)。这种观念在旧时确是做人的“铁律”!可是时至今日这种说法早就过时了!这是因为人类经过不断的进化、进步,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个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所主宰的,二者缺一不可!男女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生儿生女一个样,女儿也是传家人!既然这样,那么“无后为大”的观点就没有它的市场了!

谢谢邀请!

其他网友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古语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格言。客观的来讲,对长辈不孝顺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种,古人为什么说“不孝有三”呢?

因为儒家尊祟“礼”,是从礼的方面列举出“三不孝”的行为。对长辈特别不尊重的恶劣行为,己经超出礼的范围,属于大逆不道而入刑。

“不孝有三”是哪种行为被认为是不孝呢?

第一,“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说是明知父母有过错,也不去提醒父母改正,而盲目顺从,使父母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

第二,“家穷亲老,不为禄仕”本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父母年纪也大了,还是不愿意离家出去谋求职业挣钱,来赡养老人,却甘当啃老族。

第三,“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愿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因为没有后代继承香火而绝嗣断后。

这三种不孝行力为什么又以“无后为大”呢?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的发达,人是主要因素。一个家庭若断了人脉,纵有万贯家财也是过眼云烟,所以古人才把有无后代,看的十分重要。

“无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古老的格言,对现代人来讲己经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了。结婚生子属于个人自由,生男生女也都一样。不愿意去工作的啃老族,也不会遭人鄙视而自得。但是这句格言对现实社会生活来讲,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两句是“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原文岀处:《孟子.离娄上》。

译文: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君子认为还是告诉父母比较好。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是孟子说的。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译文

释义1: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一种;舜因为没有后代,在没有通告亲属摆喜宴的情况下就直接娶妻了。用现代话讲,就是 没有摆喜酒,而是直接领了结婚证,舜就是君子榜样啊,君子就是用实际行动【娶妻生子】来尽孝的,而摆不摆喜酒都是一样的。

释义2: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君子认为还是告诉父母比较好。

观点争议

观点一

观点一认为"后"应该译为"尽后代的责任"

1. 原文中的"为无后也"不能翻译成"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理由一,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所说: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如果"不孝无后为大",那么这里五不孝中肯定有一条是"无后",但是五不孝没有一条提及"没有后代"。理由二,"为无后也",如果"为"翻译成"为了"表目的的话,原文就成了"为的就是没有后代",明显不符合语意。

2. 许多人以为东汉的赵岐在《十三经注疏 》的批注是对孟子这段话的解释,而是不合理的。赵岐在《十三经注疏》所言: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他把"不孝有三"定义为了三种,可见他并没有理解孟子的五不孝,就断章取义把"无后为大"解释为"没有后代"。他这样做的目的,很有可能是结合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故意曲解了孟子的含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三不孝"其实应当参照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所说: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情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观点二

观点二认为"后"应该译为"后代、后继者"

《孟子》全书都没有把"无"作为"不尽……之责"来解释,比如孟子说墨家"杨氏为我, 是无君也。墨氏兼爱, 是无父也。(《孟子·滕文公下》)"其中的"无"就必须做"没有"来解释,否则按照"无后"来套用就会翻译成"杨朱为我的观念,是不尽君主的责任。墨子兼爱的观念,是不尽父亲的责任。"这种解释是很可笑的。

另外"无后"一词在《孟子》中也有再次出现:"仲尼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难道这里孔子是在感叹"第一个用陶俑殉葬的人,他不尽后辈的责任吗?"很明显不是。"无"就是"没有","后"则是"继承人"的意思,孔子实际上的意思是"第一个用陶俑殉葬的人,难道没有继承人了吗?"是在说做坏事的人难道不怕祸及子孙。所以所谓的把"无后"解释为"不尽后辈的责任",纯属用现代观点来套在古汉语上,反而是一种曲解。实际上,"无后"就是字面理解的"没有后代、没有后继者"的意思。

另外如果把"君子以为犹告也"翻译成"君子认为还是告诉父母比较好","犹"字是没有"做……比较好"的义项的。"犹"这里应该理解为"犹如"的意思,也就是说应该是"君子认为他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那么前文就应该是一个舜虽然没有禀告父母但是又有一个情有可原的情形才对。则只能解释为先娶后告是担心触犯"无后"这个不孝行。因为舜避免了"无后",所以不禀告父母虽然也是不对的,但是是可以被君子们原谅的。

观点各异,理解不同。不知文友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呢?

其他网友回答:

旧时,这句话指无子嗣者,为不孝之首。

这只是古农耕男尊女卑时代的封建残留,在如今男女平等,女汉子如潮雄起,甚至令无数男子汉都甚感汗颜的时代,早已不合时宜!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并没有说不孝有三是哪三个,但东汉的赵岐的人,写了一本叫《十三经注疏》的书,进行了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解释一下:

第一种不孝,是一味迎合父母,明明他们做了错事也维护,导致他们越变越坏,这就是一种不孝。作者的意思是,孝顺也要分清大是大非,不能让父母走上邪路。


第二种是,家里很贫穷,父母年龄很大,你却不去找个正当工作赡养父母,就是不孝顺。这点用不了多说,放在今天也是一样。


而第三种不孝,就是不娶媳妇,导致没有人祭祀祖先,是最大的不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古代这种观念并不稀奇。

第一,劳动的要求。

其实不要说古代,今天农村也是这样。

在古代,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都是农民。

而农民要种地,种地必须要有男性壮劳力,妇女是不能独自种地的。

即便是新中国建立的是时候,原则上黄河以北妇女根本不下地干活,而黄河以南妇女也主要是协助种地,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搞定一些。

所以,家里有男丁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一个男丁也没有,这家基本就要完蛋了。就算有不少土地,也无人耕种。




第二,养老的要求。

古代没什么社会福利,人老了都要靠子女赡养照顾。

女儿一旦出嫁,原则上同娘家来往就不多,也不负责父母养老。其实,就算女儿有心照顾父母,在古代妇女繁重家务下(而且一般会有很多孩子),也是不可能办到的。

古代虽不喜欢远嫁,但同村一般不嫁,最低程度是嫁到邻村。

这些女儿和父母就不在一地,就算婆家不在意,经济条件有很好的,她们想要精心照顾也是不可能的的。




第三,家族的要求。

以前村里都是大家族欺负小家族,人多的欺负人少。

但这个人多,指的是儿子多,女人再多也没用,又不能去打架。

如果一家有2个儿子,一家有4个儿子,干起架来,肯定儿子多的打赢,更别说一个儿子都没有的。

其实就是八九十年代,农村家里没有儿子的,往往在村里也硬不起,容易被人欺负。

这都是立竿见影的问题,决定这家平时生活。



第四,祭祀的要求。

古代对于死亡很重视。

人死了以后,一定要葬入祖坟,哪怕你死在外面,也要不惜重金运回来。

同样道理,人死了以后,葬礼上要有男丁端着灵位,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以后每年上坟,传统是男丁祭祀,烧纸之类,女人不允许祭祀,也不给烧纸,迷信是女人烧纸是没用的,阴间收不到。

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荒谬,古代人人都是相信的。

所以,死了以后连个端灵牌烧纸的儿子都没有,不但自己家族感到凄凉,其他人看了也觉得很惨。

其实,还有很现实的原因。古代都是土坟,而土坟需要不断地维护,不然一场大雨就会毁了不少。如果没有儿子、孙子不断维护土坟,用不了几年,这个土坟就没了。甚至棺木也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就是古代最惨的事情了。




所以,如果家里没有儿子,对于农民来说是毁灭性的。

自然,解决的方法也有,主要就是招上门女婿。但古代很少有男人愿意做上门女婿,尤其是普通农家也没什么钱,到哪里找上门女婿。

所以,没儿子的父母死了以后,土地和财产多被近亲分掉了。

这家就等于绝户了。



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古代来说,根本不是什么迷信,也不是重男轻女思想,都是一些现实。


但是,今天和古代不同了,这一套开始改变了。

其他网友回答:

于礼有不孝者三:

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无后为大。"罪过"也!

标签: 大头狗 砺砺前行和砥砺前行的区别 从外貌看性能力的种种说法 结婚照挂在什么位置好 同性恋发生性行为属于正常现象吗? 青鱼胆草 穿山甲 与多少岁的女人过性生活最好 佛说出轨的人会有报应 梳篦叶 大山芝麻 司马迁和史记的相关资料 性欲强要警惕 当心变成性欲亢奋男 黄连 柏树油 黑节草 揭秘!印度特罗凯2022年代购价格究竟多少钱?在国内怎么获取印度特罗凯 微信怎么进群发消息 红紫苏 猫毛草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海南网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