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到底是法家的贡献大,还是儒家的贡献大?有何依据?

【经验】发布于2023-01-30 17:28:54 阅0

中国古代历史,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推动的。而中华文明能够绵延几千年而不衰,是因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而成就的。

诸子百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古代人民杰出智慧的结晶。从统治角度来说,自汉武帝以后,基本上奉行“儒表法里”的治国政策。唐宋以后,儒家这个大筐里,其实装了许多法家、道家、纵横家等其它文化学说流派的内容。

根据恩格斯的观点,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形成都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合力的结果!时间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诸子百家的精华与糟粕我们现在都能分得清,弘扬其精华,淘汰其糟粕,实行科学的“扬弃”,我们的文化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从而推动社会和生产力不断进步。

如果硬要在“儒家”和“法家”当中比较出一个作用更大的,那么笔者勉为其难地推荐“法家”,“法家”对中国古代历史所发挥的任用更大一点。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法家的两次改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初中学哲学就知道,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构成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一是人,二是生产资料。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先就是要解放人,其次是发挥生产资料的最大效能。

中国历史上有N多次变法和新政,真正取得成功的就是三次:管仲变法,商鞅变法,和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属于现代的,咱不谈。中国古代两次成功的变法,都是法家推动实施的。而这两次改革,都是对人和生产资料的解放与发展。

春秋初期管仲改革是法家的第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使齐国国强民富,成功帮助齐桓公登上春秋第一霸主之位。

管仲的改革主要内容有:

  • 行政上——叁其国伍其鄙,士农工商,四业分置

  • 人事上——“三选”制,从平民中选拔人才,打破世官世禄制

  • 军事上——作内政而寄军令,兵民合一

  • 经济上——以“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

  • 税制上——官山海,相地而衰征,实行级差地租,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 金融上——统一铸造规范的货币齐刀,并设立专门机构管理

  • 道德上——加重“礼义廉耻”四维教化

  • 法治上——加强立法并公示,以法律为准绳,事断于法

  • 外交上——尊王攘夷

  • 社会秩序上——调节贫富差距,注重民生,稳定社会

管仲的改革以“富民强国强军”为目标,极大地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土地、矿山、大海等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并且促进铁器的开发和使用。并且许多措施成为春秋各诸侯国的效仿标准,促进了各国程度不同的实施变革,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了生产关系的逐渐发生变化。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步出现,奴隶制慢慢解体,到了战国中后期,以地主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呼之欲出。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秦孝公时期法家主导的又一成功改革。

商鞅变法以“农战”为核心,直接废除了传统的世功世禄制,把爵位与军功、农耕紧密结合,通过对生产关系的革新,再一次解放了人,提升了生产资料的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发展,短短十几年时间,就使秦国快速成长为当时综合国力最强国家,呈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共进行了两次,主要内容是:

  • 一是颁布《法经》,实行连坐,轻罪重刑

  • 二是废除世官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度,奖军功,禁私斗

  • 三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垦荒

  • 四是强行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移风易俗

  • 五是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国有土地制,推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流通

  • 六是废分封,设置郡县,强化中央集权

  • 七是统一度量衡

  • 八是编制户口

  • 九是统一思想,限制儒学及杂说

  • 十是迁都咸阳

商鞅变法主要是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推动生产力发展。虽然有明显的不足,比如严刑、限儒,总体上还是比较先进的。像世卿世禄制的废除和军功爵制度的建立,其实就为平民向上发展开通了通道,对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解放任用非常明显。因为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所释放出来的创造力与扩张力度巨大,直接促成了秦国一统中国的结果。

法家的这两次改革,最终的结果是结束了落后的奴隶制,相对先进的封建制度乘着改革的东风最终得以建立,并且延续了2000多年,对古代中国历史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

其次,法家的“富国强兵”保护了中华文明,拓展了中华生存空间

在中国历史上,法家多以改革者身份出现,改革的目的无一不是“富国强兵”,所以法家往往同时又是兵家。像管仲、商鞅、申不害、李悝、吴起、乐毅等,三国时期的曹操、诸葛亮也是这种类型的。

法家的“富国强兵”举措,对内,让国家强大,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对外抵御外侮、开疆拓土。

春秋时代,北戎屡屡侵犯周王朝的领土,猖狂的时候,灭了卫国,残破邢国,打败燕国。在民族存亡生死的关头,管仲协助齐桓公北征,兵定孤竹,击败山戎,保护了华夏文明。这可是儒家老祖宗孔子都十分夸赞的事:“微管子,吾其披发左衽矣”。

同样的,西边的戎狄也对中原虎视眈眈,还利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机会,攻破镐京,逼得周平王东迁。秦国运用百里奚、蹇叔的法家思想,先驱戎,后兼并,不仅消除了戎狄的威胁,还向西开疆拓土,广地千里,极大地拓展了生存空间。

战国时期,所有的变法几乎都是法家在推动,从西边的秦国到东边的齐国,从南边的楚国到北方的燕赵,到处都活动着法家的影子。而秦国从商鞅到韩非、李斯,都是法家主导大局,最终也是依靠法家的思想统一天下。

被法家思想融进骨骼的秦始皇,不仅一匡天下,还北击匈奴,南服百越,奠定了今天中华民族的版图基础。

三国时期的乱世,也是依靠法家思想奠定统一的基础。曹操起兵的时候,天下诸侯林立,曹操几乎凭一己之力平定北方。诸葛亮也协助刘备割据西南,刘备死后,依靠法家思想治国。司马氏统一三国,其实是在曹操、诸葛亮法家打下的基础上完成的。

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是外儒内法,儒家只是汉武帝统一思想的工具,实际治国还是法家,对外政策也奉行法家的扩张思想,所以才反击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并顺道着开辟了丝绸之路。

秦汉以后,真正担负起华夏文明保护者角色的帝王,大多数是融合了法家、兵家思想的一些风流人物,比如隋文帝、唐太宗、柴世宗、朱元璋等。

历史往往呈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法家打天下、定天下,儒家来治天下。打个比方,法家盖房子,儒家搞装修。

房子重要,还是装修重要?当然是前者!

其三,法家催生中国2000多年帝制,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创立的帝制一直延续到1911年。从政治制度来讲,封建帝制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制度,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而这一影响中国2000多年的制度,是由法家催生的。

战国时法家在各个国家变法,最成功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商鞅变法让秦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使秦国经过一定时间的持续发展,最终统一六国。

到了秦王赢政的时候,法家理论集大成者的韩非理论为秦始皇所用,他所提出的“法、术、势”为秦始皇及历代帝王重视并实践。

李斯将韩非的理论用于秦国的实践,先是帮助赢政统一六国,然后又帮助秦始皇对帝制进行了顶层设计,李斯应该是封建帝制的总设计师。

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秦始皇开创、李斯捉刀总设计的封建帝制模式沿用了2000多年。后世江山社稷只换当家人,不换帝制模式,最多也就是在秦始皇和李斯的基础上,稍微修修补补而已,以至于伟人评价:“百代都行秦政法”!

《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孔学是否是秕糠咱们不讨论,“百代都行秦政法”却是事实。从这点来看,法家的秦始皇和李斯绝对了不起!

其四,法家废分封、建郡县,阻止了国家分裂

法家另外一大贡献就是从商鞅变法开始就推行的“废分封、设郡县”制度,这使得封建帝国形成了中央集权制。

这种中央集权制的缺点是导致了专制,但优点却让“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后来儒家也把“大一统”的观念吸收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法家、儒家在这一点上目的都是一样的,坚持大一统,反对分裂!

而“废除分封”是阻止分裂的有效方法。西周的分封制到了春秋战国已经暴露了明显的弊端,因为分封必然带来分权,诸侯的权力过大必然导致分裂。诸侯再分封大夫,大夫的权力过大又必然导致进一步分裂或颠覆政权。春秋时诸侯不朝,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就是分裂和颠覆的典型。

汉初刘邦大封同姓诸侯王、晋初司马氏也大封同姓诸侯王,结果是分别出现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七国之乱”很快平息,后来的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问题。“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五胡乱华”,华夏文明遭受极大破坏。

“建立郡县”是中央集权制下管理基层组织的有效形式,郡县的管理权力全部来自于各王朝的中央政府,郡县的行政长官的任免由中央政府决定,郡县的行政长官定期轮换,不能世袭,这样郡县行政长官利用郡县割据地方的机会就会非常小,有效地防止地方政府颠覆政权,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民族危机,即五胡乱华、金元灭宋、满清入关,而发生这三次危机的西晋初期、宋朝、明朝的儒学都比较发达。

西晋司马氏政权提倡以“孝”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宋朝的儒学发展成为理学,产生了二程和朱熹三个大儒。明朝的儒学发展成为“心学”,产生了王阳明这个大儒。

这里并不是说儒家思想导致了民族危机,但儒家那一套在强大的外来危机面前缺乏有效的应对却是不争的事实。

“保家卫国”需要“富国强兵”,而这不是儒家的特长,是法家的强项!

当国家发生内部动乱时,儒家的道德教化则失去制约力,在乱世,喊破嗓子的儒家忠孝仁义,不如法家严刑峻法来得有效果。平定叛乱、结束乱世,还是要依靠法家的措施。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基本就是这么一个规律:立国靠法家,治国用儒家!御外用法家,治内用儒家!

还是那个比喻,法家是盖房子的,儒家是装修房子的!加上法家催生了绵延2000多年封建社会,设计的封建帝制被使用了2000多年,法家的影响重大一点吧!

其他网友回答:

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风风火火走来。法是用于普天下百姓,儒也如此,普天下百姓要这样温顺。Ta们不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 如“刑不上大夫”,“君君臣臣”。Ta们并行并存于华夏,自然都做了贡献。

其他网友回答:

毫无疑问是法家,没有法家就没有大一统的中国!

其他网友回答:

<2>其实在古代,从汉武帝开始,各个朝代都是外儒内法,两家互为表里。

我长时间里,儒家都是作为表出现在人们眼中的,而法家的思想则是作为里隐藏在政府中。要说那个更重要,当然是核心的东西,也就是里更重要,这也是无须质疑的。形象的说,儒家外化在生活中它就成为了道德,而法家外化在生活中它就成为了法律。

要讨论两家的贡献谁大,其实就是在讨论法律和道德谁对社会更有用。

  • 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两家代表人物中。儒家在秦朝后,还涌现出了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儒。

但是大家,好像除了韩非之后,我们便不太知道有谁了。其实这就是两家的不同,儒家是外化的表,是封建王朝极力想向民众宣传的东西。而法家则是内化的里,不需要过多的对外宣传,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对适当的人群使用就好,所以大家长时间是在后面的,是在里面的。历代的改革家,就是拥有法家思想的人,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等等。但这些改革,国家是不会太大力去宣传的,虽然改革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极其重要,但是因为改革涉及的人群面太广,涉及了太多利益,一个国家是不会每天都把改革挂在口头上的,更加不会大力的去宣传改革家,所以属于法家范畴的东西,国家是不会极力去鼓励人们追捧的。

  • 我国古代,是封建王朝的历史,是中央集权的历史。在这样的国家里面,要比较是法律和还是道德对国家生活的用处大。我们可以看谁更加适用于统治的人民,谁更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儒家的大发展有三个大跨越,分别是汉朝宋朝明朝。汉朝独尊儒术,宋朝创立理学,明朝出现心学,而到了清朝,儒学的发展就止步不前了,基本上停止在了思想控制层面上,和前人的光辉上面。
  • 法家至秦朝后,好像并没有出现过大的思想家。其实不然,法家大多是实践家,他们往往是集法家思想和王朝权利为一体的实践者。历代的君主几乎都是法家思想的代言人。汉武帝时期建立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唐朝的创新官制,宋朝的杯酒释兵权,明朝的废除宰相,清朝的设立军机处,无不是在实践法家法术势为一体的思想。
  • 二十世纪,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905年废除和科举制,其实这就标志着儒家在到时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儒家在二十世纪的大半时间里,被批判了许多次。1912年,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终结,而与它捆绑在一起的法家,却并没有因此而终结,相反它被更多新统治者加以改造利用,并没有想儒学那样,在新世纪经历许多的大起大落,而是平平稳稳的继续在幕后活着。

其他网友回答:

毫无疑问是儒家。

儒与法不同。《说文》把儒释意为"柔也"。什么意思呢?类似我们今天讲的软实力的软。儒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这是软;同时其功用是教育,通过言说道理使人们提高自身素质,这也是软。

法家的法就不一样了,是一种用来对付臣民的暴力,所谓严刑酷法,刻薄寡恩,是要动用军警和刑具的。

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影响可以从民间和朝廷两个方面看。

民间就不必说了,到处是孔子庙堂,谁见过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飞的庙堂?儒家的道理仁义礼智信深入人心,成为伦常,是人人必须遵守的规范,也是判断是非好坏的最高价值标准。可以这么说,儒家思想凝结在华人血液里,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法家呢,民间少有信徒。

再看朝廷。先秦法家曾红极一时,虽然造就了统一天下的秦帝国,但仅仅存在15年便灰飞烟灭。此后没有一个王朝敢公开宣称以法家思想治国理政。

儒家不同,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术便成了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

主要是两大措施。

第一,接受儒家意识形态,通过宣传、办学、用人、表彰等各个环节树立儒家思想在朝野的主导地位,打造儒家文化一统天下,实现舆论一致,标准一致。

第二,贯彻儒家教化为主的治国主张,改变人们的思想精神,理顺各种社会关系,建立秩序体系。

儒家思想以及教化方略起到了暴力所难以企及的目的。所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国家而不是警察国家。这是值得庆幸的。

儒家和法家是两种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虽然都是从人性论出发,但侧重面不一样。

法家立足于人性恶,凡是人一定自私自利,不是追求物质财富就是追求名利,所以必须用严刑酷法对待之。

儒家立足于人性善,人的本性是好的,是可以用道理来说服的,所以完全可以通过教化来引导人、感化人、塑造人。

儒家对历史的影响乃至造就深远而广大,由此也就奠定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和主流地位。

其他网友回答:

法家与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我认为儒家要贡献大一些。秦始皇皇采用法家主张,消灭了六国,奠定了华夏统一的基础。而历朝历代,基本都采用儒家学说治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其他网友回答:

二者相辅相成,以德化民,以法治国。没有单一依靠法冶或者德化治国的王朝。封建王朝讲究的是用法立威,用德柔民,可谓二者缺一不可。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王朝贵族最喜欢的是儒家,儒家思想很有利于统治阶層的权术行为。而法家多以提倡法律法规治理

天下,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得罪了贵族的根本阶级利益。所以,封建王朝的贵族们恨不得把它们连根拔掉。但法家提倡的政法方略对国家的发展老百姓民生都有好处,可以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如商鞅变法为后代并吞六国奠定了国民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当然是儒家了,一个人能力越大,如果没有忧国忧民之心,没有道德的教养,能力巨大,也意味着破坏力也巨大,法家崇尚的能力,如果没有儒家品德的教育指引,法家不过是历史的长河中又多一个阴谋家而已罢了。

标签: 粗灰钉 如何让女人提前进入性爱最佳状态? 2022年6月射手座运势 6月射手座财运如何    土大黄 柠檬根 蟾皮 再婚夫妻要怎么样过好夫妻性生活? 单花金丝桃 如何让阴茎快速勃起呢 2022庚子年流年运程怎么样 一口吃掉牛尾巴的谜底是什么 宝宝第一个生日躲着过 山黄皮 田唇乌蝇翼 铁杆地柏枝 包皮切除影响性生活吗 二胡必须掌握的技巧 婚后夫妻性爱的规律 蛇婆子 法家 儒家 于中国 贡献

海南网 » 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到底是法家的贡献大,还是儒家的贡献大?有何依据?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