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天人合一”的核心是什么?何谓“四端”?

【经验】发布于2023-01-30 16:52:44 阅0

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天为本,天生人,天育人,人迎天,人尊天。天以万物(包括人)形态而存在,人以意识映天。

其他网友回答:

实质也有无为的含义、同意词水到渠成。

其他网友回答:

“天人合一”为哲学思想,是道家与儒家学说的有机结合。

在道家看来,“天”代表“道”,代表“真理”,代表“法则”。 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生具有道德原则生命底蕴,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只有将人的“四端”,即四种道德品行,自觉与之结合,天人合一才能真正达到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因此,这就要求人必须不断修身养性。所以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四端是孟子的重要理论之一。所谓四端,即四种道德品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即万物的根本原理都具备于人的本性之内,将它们发现、发挥出来便可以为我所用。而人的四种道德品行,本是一种自觉心的存在,是人之性向善的本源,如果尽性修养出浩然之气,使得四种道德品行被扩充与发挥,便能最终成就天人合一之大德。

换言之,孟子认为人性先天向善来自于四种道德品行,当达到“万物皆备于我”之境时,从而进行道德实践,方可致天人合一。

其他网友回答: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命题。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在孟子看来,首先要“知天”,然后做“天民”。

“知天”,就是知道天道,虽有自然规律和法则,但孟子认为这个“天”,应该是由道德主宰的宇宙,懂得了这一点,才能是“知天”。据此提出“天爵”、“人爵”之说,“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仁义忠信,乐于行善而不知疲倦,是天赐的爵位,注重精神价值领域中的成就;而做官,当公卿大夫是人给的爵位,注重物质领域的得失。

怎样才能做“天民”呢?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是说万事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反求存在于自己的本心,按本心诚实地去做。他举个例子说,一个小孩快要掉的水井里了,看到的人都会有向善之心,想办法去施救。这不是想借此与小孩的父母攀结交情,不是想在乡里博取什么好名声,也不是因为不愿意听到小孩的哭声才这样做的,而是作为人的自然反应。所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把这四心称之为“四端”,“恻隐之心”是仁的开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开端;“恭敬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人心有这“四端”,就像有手脚四肢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孟子的“天人合一”的核心是“仁”,所谓四端乃是“义,礼,智,信”。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两码子事。

其他网友回答: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谈的是道德境界问题,即为: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其核心是“本心”“本源”。

根据马斯洛理论,人最低层次的是食物需要 ,最顶端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孟子认为人有道德,是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做人,就要有道德,不然就是禽兽。

人之所以有道德需要,是因为人精神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内心会有一种愉悦感,孟子将此称为乐。

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之心人人都有,成就道德的根据人人都有,遇到伦理道德问题,反身求得自己的良心本心,忠实按良心本心的要求去做,就能体会到一种道德的愉悦,一种巨大的快乐用他的话说这叫做:“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乐莫大焉”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是比别人都快乐,二是比其他满足更快乐。

孟子把这种道德之乐与天联系在一起,他说:“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一个人成就了道德,体验到乐,说这种乐不怍于人,这好理解,因为道德总是发生在社会中的,总要与人打交道,成就了道德必然不怍于人。但说这种乐不愧于天 ,就不好理解了。道德和天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 ?于是,他提出了“四端”。

四端: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每个人都有不忍心伤害他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人一出生,就具有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这“四端”都是人性善的表现,与仁义礼智相关联。如果能保有这四端,顺着这四端发展下去,则善心就会发扬光大。如果人们为恶,那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本性的缺失。

《孟子离娄下》:“舜,人也,我,亦人也。”

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这种本性,构成了一般人通往尧舜这样的圣人的桥梁。

可以说,孟子性善论的提出,在理论上论证了从普通人到圣人的可能性问题。由于人人都具有善本性,因此通过国家的教化和个人的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的“天人合一”说一般都以孟子为倡导者,但从根源上看还是应该从孔子谈起。孔子很少谈天道,但还是认为唯天为大。“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道德文章皆天之所予我者,我受命于天,任何大难都无可奈何于我。在这里,“天”是道德权威性的最终根据。孔子的“天”似乎仍然保留了有意志的人格神的意义,孔子这些言论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然还有西周人神关系的遗迹。但孔子所讲的道德的核心是“仁”,他在讲“仁”的根源时,却很少把“仁”的根源归之于人格神意义的“天”。相反,他所强调的是,孝悌之类的自然感情是“为仁之本”。(《论语·学而》)他认为“仁”出自人天生的“直”,亦即一种自然的本性。也就是说,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已由“远”及“迩”,这就为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开辟了道路。

孟子的“天”极少有人格神的含义,它有时指人力所无可奈何的命运,但主要是指道德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人性在于人心,故尽心则能知性,而人性乃“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所以天人是合一的。“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人心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四者,人皆有之,他把它们称为“四端”,人心有四端,所以人性本善。人之善性既“天之所与我者”,是天给的,又是“我固有之”者,是我本身固有的,所以天与人合一。这样孟子就明确地奠定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

孟子还对人之善性的这种根据做了本体论的说明。人为什么会有恻隐之心等“四端”?这“天”字在孟子这里究竟还包含什么更具体的内涵?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上下与天地同流”和“万物皆备于我”,就是指人与万物一体的含义,就是说,“恻隐之心”或“仁”的本体论根据在于“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当然,孟子的这种“万物一体”观还是隐含的、模糊的,只是到了宋明时期,这种思想观点才有了明确的界定。另外,如果说孔子强调“爱有差等”,那么,孟子则主张人性中皆有仁义、人皆可以为圣人。“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这也就是说,作为一种道德主体,人人都是平等的。孟子从道德层面上肯定人格上的平等,这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中的进步因素。

其他网友回答:

“天人合一”是古代东方哲学思想的精髓,在自然与人文高度污染的今天,用现代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宗教知识重新认识和解读这一命题是完全必要的,它不仅关系到个人与群体的世界观问题,更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与传承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孟子《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西汉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北宋程颢《程氏遗书卷六》:“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南宋陆九渊《象山全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明朝王阳明《传习录》:“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本体只是太虚……一悟本体,即见功夫,物我内外,一齐尽透。”

其实,在中国更早的古籍中也能体悟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子,只是没有这么精炼的文字表述与总结。

儒学推崇天人合一,只不过加多了哲学范畴的论证,把天的范畴用天理来替代,儒学在宋代进化到理学,在明代儒学进一步与佛学融合,理学进化到心学,心学追求的成圣过程。

儒家天人合一的天则是指的万事万物的规律和发展,认为人在行为上只有暗合天地法理才能无往不利,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以人为主体,通过对天地认识的加深,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使一举一动莫不浑然天成,强调的是和谐与统一。

标签: 大熊猫只吃竹子 男人为何不想娶性感女神做老婆 九仙草 马醉木 旅游卫视品牌专区 秋海棠茎叶 紫珠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简短概括 落花生 石豇豆 朱砂菌 水麻根 性冷淡对女人有3大危害 山尖菜 骆驼肉 肺形草 pc材质是什么材料 锻炼男性性功能的方法 一把蔑 四端 天人合一 孟子 何谓

海南网 » 孟子“天人合一”的核心是什么?何谓“四端”?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