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怎样理解?

【经验】发布于2023-01-30 16:45:26 阅0

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出自《道德经》第七章,原文是:“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理解这几句话的着重点,主要是:

第一,要明白天长地久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任何人的意志、意识而存在,这是唯物论。

第二,要明白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它是无私的。

第三,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原理,这一章句启示后世人:无私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目标和功业。置自身利益于人民之后,才能得到人民的推崇、拥戴。

 

注:以,因为。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其他网友回答: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七章。

意思是:天和地之所能存在那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它们并非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那些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身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正是因为他的无私,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老子在这里告诫后人,做一件事情,不能一开始就考虑到自己能否有好处,有好处就去做,没好处就不做,这样永远也做不成事。只有不计个人得失,义务反顾的去做,才能够成功。在当前全国人民都在抗击病毒的关键时刻,这段话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解放军官兵,广大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投身抗病毒战役,他们的精神值得全国人民学习,他们的献身精神能与天地同存。

其他网友回答:

道经七章天长地久篇章的内容,先看看原文: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译文:天辽阔滋长,地歫塞不新。天地所以能辽阔滋长又歫塞不新,是因为天地衍生万物而不衍生天地,所以能生生不息。

老子在这篇文章内主要是想阐述自已的“不自生”思想,而并不是“长生”思想。

因为老子明显地指出,除了“道”,没有什么东西能“长生”。所以,基于“道”而言,天地亦不能“长生”。天地之所以“长生”也是相对于万物而言的“长生”。

老子提出的结论是:天地衍生万物而不衍生自已,故相对于万物而言能“长生”。万物皆是衍生自已,故不能“长生”。

人若想保持自已的荣耀与财富长久,子孙祭祀不辍,则必须排斥自身。做到排斥自身,才能做到”不自生“。”不自生“可长久保持荣耀与财富。

更细一些的释义可以参考我的文章!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提问。这是我在《道德经》中最喜欢的一句,也是最初启我心智的一句。

在正式解释这段话之前,我想先说句题外话。

在人类最初开始探索外部世界的时候,便开始观察自身所处的世界并总结规律。在用规律来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祖先明确了自己对于天地自然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因此他们敬畏自然、效法自然,才拥有了流传到现在仍有持久生命力的大智慧。

敬畏之心,这是学习《道德经》之前的充分必要条件。

先来看本句的原文:

以上出自韩鹏杰的《道德经说了什么》。

这段话主旨是教育人类要效法自然,它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人要效法的对象是天地。

天地有什么样的大德呢?“不自生”。

“不自生”用《道德经》中其他段落可以帮助理解。“天之道,利而不害。”天地没有私心,也不曾因为谁作恶,便为他少落一地阳光。所以,天地成为了生灵的依靠,生灵理当尊天敬地,善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界。

故此,天地“不自生”的结果是“天长地久”。

对于效法天地的人来说,应当做到什么呢?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世人都想要永恒,君王如此、朝臣如此,布衣亦如此。老子在《道德经》中早已言明长生之道:心不藏私,一心为公,才会受到万民景仰朝拜,如此才能真正与天地同寿。可有多少人果真能如天地般无私呢?果真做到如此,待身后千百年,即使肉身逝去,精神却能永生。在后世千千万万的百姓心中埋下善的种子,谁能说,那不是永生呢?

到此时,我又不得不想起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之仁人志士的追求不正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吗?

天地是生灵之父母,在人类群体中,倘真能如此效法,单是想想,便觉处处都是和风煦泰的景象了。如此好世界,谁不想要呢?可悲的是,人人都认为自己值得活在这样的好世界,人人觉得旁人该为这个世界负责,却不知这个世界是大家共有的啊!是别人要负责的,也是自己要负责的。

要无私,需要每一个个体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只向天地效法。

文/月山

图/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对老子的这段话怎样理解?笔者是这样理解的。

“无为而治”(网络图片)

“天长地久”就是天和地长久地存在。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是说,天是宇宙,地是地球。天和地指的就是宇宙和地球。天和地是自然运行,没有自我意识,名利思想,只是按照自然运动规律来生存,从来没有想着为自己谋利益。因此,天和地的生命力是很强的,很长久的。

为什么天地会存在长久呢?“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意思是天和地不为自己而生存,容纳百川,顺其自然,从不自私自利,不为自己谋生存,所以才能长久地生存下来。

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这番话,还有另一层意思:人类帮助天地即宇宙和地球,实际上就是在帮助人类自己,就好比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为人类抵御了风沙、洪水、雾霾、全球变暖一样,是一个道理。所以帮助地球和万物就是帮助我们人类自己。

这是一道哲学命题。简单地解释就是: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地不只为自己生长而存在。天地在无私的化育、繁殖万物。繁荣的万物又通过自身作用反过来改造天地。天地被万物不断更新,进而历久常新,所以才能长盛不衰。

人类历史经验也提示我们:顺其自然,大公无私,“无为而治”,才能天地合一,平安无事,繁荣昌盛。

在这里的“天”指的是“圣人”即老百姓的领头人。“圣人”要置身于众人之中,全面地倾听周边人和老百姓的意见,审慎度是,出以公心,考虑如何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以得到众人支持。“圣人”考虑和做任何事情,要跳出私利和自己所在的小范围,从更大的视角看待整个趋势,认清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要向着更长远更有利的方向做事。

总之,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这番话,体现了他的“无为而治”思想。是说:人是有私欲的。但是,“圣人”所谓的“私欲”是为了家家户户安宁,人人快乐安康、推动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永恒。

当“圣人”无私忘我地努力,换来为人类多做的贡献。那么,老百姓会感到了“圣人”的成就和精神及品格之美,自然就会纷纷推举他,请他带领大家继续治理天下,以达到“无为而治”目的。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①,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②,外其身而身存③。以其无私④,故能成其私⑤。

[通释]

天长地久。天地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是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所以能长久存在。因此圣人让自身处在后面反而使自身处在了前面,让自身处在事物之外反而能够使自身保全。正是因为他没有私利,所以反而促成了他与众不同的利益。

[注释]

①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天地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是它不为了自己存在。这是一个解说性的判断句。所以……者,……的原因。以,因为。自生,为了自己存在。生,为动用法,为……而生存。

②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因此圣人让自身处在后面反而使自身处在前面。后其身,使自身处在后面。后,使……处后。其,自己的。而,连词,反而。先,使……领先,使……处在前面。

③外其身而身存:让自身处在事物之外反而能够使自身保全。外其身,使自身处在事物的外面。外,使……处在事外。存,使……保全。

④以其无私:正是因为他没有私欲。王弼本此句为反问句“非以其无私邪”,河上公本、景龙碑、龙兴观碑文均无“非”“邪”二字,其实,去掉“非”“邪”二字更顺畅。以,因为。私,私欲。

⑤故能成其私:所以促成了他与众不同的利益。能,得以。成,成就。私,一个人的利益,作为统治者与众不同的利益。

[意义归纳]

本章赞扬天地圣人的“无私”精神。全章分为两层。

第一层:“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解释天长地久源于不自生的品质。

第二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阐释圣人不自私而能成其私的道理。

[语法分析]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

因果

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

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

因果

私,│故能成其私。

(单句符号,头条显示不了)

“天长地久”是个并列短语的独词句。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与“故能长生”是因果关系的复句,“故”是关联词。其实,单用“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已经把该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去掉“故能长生”,意思没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个句子本来可以以“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或者以“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形式出现就可以了。在《道德经》中,这种表达形式多有出现。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是个单句。“……者,……”是个解释性的判断句。在这样的判断句中,前后共同表述一个“因果”关系,解释后就成为“……的原因是……”的格式。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个单句,“圣人”是这个单句的主语,“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并列关系复句短语做圣人的谓语。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个复句短语的复句关系为:

并列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考辨]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王弼本为“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看起来是个反问兼设问的句子,语气强烈了,“非以其无私邪”否定的反问表达肯定的意思“以其无私”,但画蛇添足,把本来具有因果关系的整个句子割裂了;且河上公本、景龙碑、龙兴观碑文均无“非”“邪”二字,据改。

[解读与点评]

老子分析了天地长久存在的原因,认为是它们不为了自己存在。这种“不自生”品格,实际正是“无私”的品格。老子在这里表明了他的处世观,要保持长久,就要像天地那样“不自生”。老子拿圣人说事,所以圣人让自身处在后面反而使自身处在了前面,让自身处在事物之外反而使自身得到了保全。正是因为他没有自己的私利,不为自己谋取利,所以反而促成了他与众不同的利益。

后其身,就是把自己摆在后面的位置上,不往前争,不图浮利,不务虚名;外其身,就要置身事外,不参与利益的争夺,不为自己谋取利益。为人处世如果能时时处处把自己放在后面,“后其身”“外其身”,反而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反而能占先,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

本章产生成语“天长地久”。

其他网友回答:

<2>《道德经》第7章基固//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筑基巩固,筑基巩固民以教化长治为安。勤政廉史,乃百姓福祉。因此主政者应以身作侧率先垂范,以上敕下攘外必先安内为第一治。铁律下做到一丝不拘,筑基巩固效果则显江山基固焉。

(荐品)

其他网友回答: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理解

从无法计算的年代之前,天仍然是这个天,地仍然是这个地,可见它的生命是长久的,那么天地为什么能够如此的长久呢?就是因为它不自己生长自己,而生长万物,不为自己,而为别人,所以它能够长生。

圣人能够体悟天地之道,先人而后己,不以争先于天下,是谓“后其身”。圣人虽然将自己置之度外,但是,他的真我反而永远长存。这就是圣人他没有私心,反而能成就他的伟大。

天下百姓莫不推尊圣人,惟是圣人以“道德”为本,以“己假幻身”为末,不求荣显于一身,是谓“外其身”,而存于世上。他的身体死了以后,他的灵性永远超脱三界,不再受到六道轮回之苦,还受到后人的敬仰,这就是他没有私心,反而得到了好处。

其他网友回答:

“天长地久”是成语,其意义就是经久存在。用在解释宇宙现象上就是时空无限;用在感情上就是情意长存。

用在老子《道德经》里,是猜想老子要表达的意思。同样,老子想表达宇宙现象也是时空无限。但老子想把宇宙现象与人的情感情绪关联起来,那就是一种对人的思维思想的解释。作为解释,总带有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不同解释就不同,你可以这样解释,他可以那样解释,你能说你的解释绝对正确他的解释就不正确?见仁见智的事情。

把自然现象总想跟人的思维意识结合起来做解释,就是主观唯心主义。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道德经笫七讲: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释文:

后其身:后,用如动词,以其身为后。老子提倡处柔处下,不敢为天下先,是为后其身。

外其身:

无欲无求,利万物而不争,是为外其身。

天地长生久寿,以其自然无为示人,天地为什么能够这样长生久寿呢?

是因为它无心,是因为天地安静,它养育万物,施不求报,一片虚无,任万物自生自灭,不加干预,广大包容,天地因此而长生久寿。

因此,那些修道养生的圣人,明白这个道理后,效法天地,处理世事时,将自己放在后面,将百姓放在前面。

圣人这样做反被百姓爱敬之,尊以为长而占了先。遇到危险时能将自己置之度外,薄已厚人。

圣人这样做反被百姓爱之如父母,神明佑之如赤子,故身长存。

圣人为人所爱,神明佑之,不正是因为圣人法天地公正无私所至吗?

圣人不以自己私心行世事,反而能达到自己的愿望。

本章宗旨是:人要法天效地自然养生,法天地生而不有,不自炫耀。能先人后己,薄己厚人,故能长寿。

标签: 捡钱为什么要​直接花掉 啪生活美满需做好四个点 哪些习惯会让妻子的性欲降低 大林寺桃花注音版 芥菜 日语 油茶子 男性性功能病怎么治疗 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山黄皮 榧花 大门外种啥花好 大门外植物种植禁忌 Hernix 椰海 酸角 藏鮡骨 羊肝 味觉 蒲葵根 且久者 子曰 天长地久 天地

海南网 » 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怎样理解?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