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怎样理解《道德经》的第五十章?

【经验】发布于2023-01-30 16:44:07 阅0

这是《道德经》第五十 贵生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①,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②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离开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九窍、四关好好保养则生,九窍、四关不能保养则死,九窍、四关保养太过仍不免于死亡,这是因为求生欲望太过。我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陆上行走不怕遇到兕牛猛虎,在战争中不会遭到武器杀伤。兕牛无处用其角,猛虎无处用其爪,武器无处用其刃。为什么呢?因为他自然无为,无取死之道的缘故。

本章论养生之道,故名为‘’贵生‘’。在现实生活中,求生而害生的例子不少,故老子论养生贵合乎自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过剩引起心脑血管病、肥胖病、糖尿病等疾病者日多,读《道德经》此章当有所警醒和启发为上策。对于文中提到‘’陆行不遇兕虎,……‘’之诸语,是譬喻之言,阅之不要以辞害意。

注释:①十有三:十三,指九窍、四关。这是当时的习惯用法,即指代人体。有,置于数词之间,表示零数,见《尚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九窍:两目、两耳、两鼻孔、口腔、前阴、后阴为九窍,见《素问》。四关:四肢。见《韩非子.解老》。②兕:音寺,古代似犀牛一类的猛兽,有角。

其他网友回答:

译文:

人获得生命力就会生机盎然,人丧失生命力就会枯萎而亡。

活着的,占十分之三;死去的,占十分之三;而民众追求永生,主动走进死亡之地的占十分之三。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做为“生”的唯一标准而拒绝身体自然衰老。

听说善于把持自身生命的人,翻山越岭不会遇到犀牛和猛虎,战斗不会为兵器所伤。

犀牛不知用角刺什么,猛虎不知用爪扑什么,兵器不知用刃伤什么,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人以“道”做为“死”的唯一标准而不会把自身置于危险之中。

此篇中提到的“出生入死”是关隘,老子并不是在意“生”与“死”本身,而是想探讨对待“生”与“死”的标准!

以“道”作为“生”的标准而避免“生生”之累,以“道”作为“死”的标准而避免“死生”之累。

此文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人从出生到死亡,生的机遇约占三成,死的机遇约占三成。本来能活长久,却因特珠原因早死,也约占三成。原因何在?主要就是生活上太享受,太娇生惯养的原因。老子就是这样的认为。孟子对此也提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孟子.告子下)。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干大业、成大事、出人头地,在生活上就不能太过于逍遥安逸,安逸的生活很难培养出坚定意志、摆脱困境的能力,只能面对困难俯首称臣、束手无策。由此说明了温室之花经不起风吹日晒。所以,“生于忧患‘’就是让人在平时必须要养成一种生活紧迫感,产生不断进取奋进、敢拼图强的毅力和力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了忧患和磨难,人的一生才能迈向成功,走向胜利。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此说,看到很多死亡之人,三个十分之三,十个人只有三个老死的,其余六人都是不正常死亡,十分之三出生到正常老死的比例,十分之三死于出生婴儿,十分之三死于路上,就是死在生活期间,因饥饿病战乱无奈的死去,用这个事实说明時代荒乱,整部道德经,就是研究如何解决这些无奈的生死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怎样理解《道德经》第五十章?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后。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老所措其爪。兵无所措其刃,夫何故,以其无生死地。〞

人出生,必然死亡,属与长寿的有十分之三,短命而亡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很长久,却自已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

老子认为有两种错误的养生之道,一种是营养过剩,娇奢淫侈,故尔短命,一种是意外伤亡。迷信刀枪不入,打仗不备甲兵,可措老虎的利爪。

而老子的养生之道是清静无为。奉劝人们要清心寡欲,不要愚蠢。

其他网友回答: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十有三②,死之徒③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④。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⑤。盖闻善摄生者⑥,陆行不遇兕虎⑦,入军不被甲兵⑧:兕无所投其角⑨,虎无所措其爪⑩,兵无所容其刃⑪。夫何故?以其无死地⑫。

[通释]

人生下来到走向死亡:出生以后自然生长到晚年的约占十分之三,生下来便死去的约占十分之三,人生下来因后天活动走向死地的人也约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繁衍不息。听说善于维护生命的人,在大地上行走遇不到兕牛和猛虎的伤害,上战场不会被兵器伤害:兕没有使用它的角进攻的机会,虎没有使用它的爪撕掳的机会,武器没有使用它杀伤的机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没处在死亡的境地。

[注释]

①出生入死:从出生到走向死亡,即人的一生。《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谓之出,卒谓之入,故曰出生入死。”

②生之徒十有三:出生以后自然生长到晚年的占十分之三。徒,一类人,……的。十有三,十分之三。王弼《老子注》:“‘十有三’犹云十分有三分也。”有,用于整数和分数之间。

③死之徒:生下来便死去的。根据老子的表述,生下来便死去的比例相当高。

④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人生下来因后天活动走向死地的也占了十分之三。第一个“之”,放在“人”与“生”这个主谓短语之间,是取消该短语独立性的助词。动,活动,如为生计奔波,为义气殴斗。第二个“之”,动词,走向。

⑤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繁衍不息。以,因为。生生之厚,繁衍众多。生生,不断繁衍的样子。“以其生生之厚”河上公本作“以其求生之厚”。

⑥盖闻善摄生者:听说善于维护生命的人。盖,发语词。摄生,维护生命。摄,音shè,护持,保养。

⑦陆行不遇兕虎:在大地上行走遇不到兕牛和猛虎的伤害。陆行,在陆地上行走。“陆行”,有版本作“陵行”。兕,音sì,古书上说的类似犀牛的一种野兽,形状像牛,头上一只角。

⑧入军不被甲兵:上战场不会被兵器伤害。入军,上战场。被,遭遇,蒙受。甲兵,战衣和兵器,这里是偏义复合词,只指兵器;又活用为动词“为兵器所伤”。

⑨兕无所投其角:兕没有放它的角的地方,即兕没有使用它的角进攻的机会。无所,没有……的机会。参见第二十章注释⑦。投,放置,这里是“攻击”的意思。 

⑩虎无所措其爪:虎没有放它的爪的地方,即虎没有使用它的爪撕掳的机会。措,放置,这里指“用……撕掳”。

⑪兵无所容其刃:兵器没有容纳它的地方,即兵器没有使用它杀伤的机会。容,容纳,引申为插入、刺入。

⑫以其无死地:因为他没处在死亡的境地。其,指善摄生者。死地,死亡的境地。

[意义归纳]

本章通过对人类繁衍生息的生死因素分析,阐释循道的“善摄生者”无死地的道理。

全章分两层:

第一层:“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分析人“出生入死”的比例。

第二层:“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阐释“善摄生者”无死地的道理。

[考辨]

众多学者把“生生之厚”与第七十五章中“以其上求生之厚”联系起来,认为是“求生之厚”之误。谬矣!“生生之厚”非“求生之厚”,生生之厚≠求生之厚,“生生之厚”与“求生之厚”谈的是两个问题。“生生之厚”之“生生”犹成语“生生不息”之“生生”。

“以其生生之厚”河上公本作“以其求生之厚”——原来多把这句话解释成“求生之厚”源于此。王弼也把“生生之厚”释为“求生之甚”说是“贵生”的意思,后人多沿袭。“以其求生之厚”系传抄者在错误理解基础上妄改所致。生下来便死去、后天行动走向死地怎么能是“求生之厚”的结果呢?而且如果将“生生”释为“过分地奉养生命”,我们再用它套解“生生不息”,这个“生生不息”就变成“过分的奉养就会生命不停止”了,显然,此种解释大谬。

这里还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即三个“十有三”之和不足“十”。给后人留下一个悬念,这大概是老子始料不及的。对此,大家只有妄测,有人提出有“不生不死”之徒。

“生死之道以十言之,三者各居其三矣,岂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已乎?”苏辙揣测尚有十之一者“不生不死之道”系“《易》所谓‘寂然不动’者也”,并认为“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以寄无思无为之妙也。”。

我认为,老子既然没有再说“十有一”,就是把三个“十有三”之和当作了“十”。老子的三个“十有三”只是个模糊概念,是大致估算的判断,犹如我们今天说的三分之一。那时,常将事物分成十等份,然后取舍,如“什一税”“什二税”,有时推测也用“十之七八”之类。他不能说“十有三点三三三……”或“十有三有十有三有十有三……”(加点的“有”音yòu)吧。为什么不说“三有一”呢,老子之时大概还没有这种表述方法。当时单独用的“三”是表示多数的一个概念,“三生万物”即是一个佐证,它不是整数概念。在“十有三”中“十”是整数概念,是“全部”概念,“三”是表多数的“部分”概念。

结论是,这里的“十有三”就是“十有三点三三三……”的意思,就是“约占十分之三”的意思。

在这里还要谈一下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厘清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王弼本的句读是这样的: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河上公本是这样的: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河上公本无“亦”)

首先,这两个本子让“出生入死”独立存在,使它与后面的内容联系不起来;其次,他们都在“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嵌入了隔号,肢解了本来是一个整体句子,而且王弼本在“死之徒十有三”后用的还是句号,明显将“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割裂出去了。

我首先将“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直接处理成三个并列的单句,把王弼本“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河上公本“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中的逗号去掉;然后在“出生入死”与“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之间加了冒号,表示前后之间是解说与被解说的关系;发挥了标点符号“会说话”的作用。

另外,我在“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后也使用冒号,明确了它与“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也是解说与被解说的关系。

[解读与点评]

“出生入死”是一个过程,人人都要经历的,只是长短不一。从出生到死亡,情况各异:自然生长到晚年的是“生之徒”,生下就死去的是“死之徒”,先是活下来后由于各种因素非正常死亡的是“人之生动之死地”之徒。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类繁衍不息,“生生之厚”。用“生生之厚”来回答自然法则使之出现“生之徒”“死之徒”“人之生动之死地(之徒)”。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的一问一答不是单纯的针对“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而言,而是针对前面“生之徒”“死之徒”“人之生动之死地(之徒)”三个“十有三”来问答的。“夫何故”——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有生有死、有先死有后死?这是针对“生之徒”“死之徒”“人之生动之死地”三种情况发问。“以其生生之厚”——因为人类繁衍不息。“以其生生之厚”概括三个“十有三”来分析。“夫何故”隐含了“人何以犹甚众”之问。也可以这样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三个‘十有三’”?因“生生之厚”而物竞天演,自然淘汰,适者(善摄生者)生存。“善摄生者”何以无死境?依道而行,知晓怎么趋吉避凶。“生生之厚”不同于“贵生”。要注意,“求生”≠“贵生”。老子生活在落后的农耕时代,由于医学不发达,医疗技术落后等原因,“死之徒”占“十有三”,这个比例相当高;加之战争、统治者暴戾虐杀,“人之生动之死地”的非正常死亡比例也相当高。

“人之生动之死地”是指“人出生后存活了,但由于各种原因走向死地”。走向死地的原因太多太多,如为生计而奔波,为义气而斗殴,为美色而引诱,为游乐而历险,为战争而陷阵,为吃食而中毒,为积劳而成疾,为无助而冻馁,为疫病而殃及……如死于战争人祸,如陆行遇兕虎,如入军遭兵刃。“动之死地”之“动”,既有“赴死者”之主动情况,亦有“赴死者”之被动情况。“死之徒”是被自然淘汰的,“入之死地”是被“道”淘汰的。“生之徒”即“善摄生者”,“善摄生者”即循道而行者。

本章先后两次出现“夫何故”的设问与自答,分别回答了三个“十有三”的原因是“生生之厚”,三个“不死”的原因是“无死地”。

本章对“善摄生者”予以肯定,旨在宣扬“善摄生”之道。“善摄生者”就是第五十五章之“含德之厚”的“益生”者,是“心使气”者。“善摄生者”系有道者,“善摄生者”之“无死地”是尊道贵德的结果。何谓“尊道贵德”?“守柔”,“见小”,“处下”,“为之下;“知足”,“知止”;守慈,守俭;“后其身”,“外其身”;“以身后之”,“以言下之”,“善摄生”者“终日行不离静重”(第五十二章、第七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七章、第六十六章)等等。

因为“善摄生者”懂得规律,顺应规律,知晓躲避祸患。“善摄生”就是珍重生命,就是不任性,不碰运气,不乱跑,不乱吃,不暴饮暴食,不乱玩,不贪不占,不树敌,不争强,不炫富,不恃才,不傲物,不冒险,不自悲,不贪慕虚荣等等等等。

下面还要针对老子的“以其无死地”的结论说说我的不同看法。

老子认为“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的原因是他“无死地”。

是不是“善摄生者”总能找到存身的机会?我认为绝对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比如要使“善摄生者”做到“入军不被甲兵”可能就有些难度,一是可能会出现“善摄生者”为使自己存生而牺牲他人的情况,二是由于长官命令或指挥失误,迫使“善摄生者”进入“死地”。

怕“遇兕虎”我们可以不“陆行”,但足“不出户”不见得绝对安全,比如瞬间的地震,比如美国对日本投放的原子弹那样的情况。动车本来应该安全,可居然也会出现追尾;楼房本来应该坚固,可居然也会坍塌……突然降临的灾祸,碰到的都不是“善摄生者”吗?粮油是生活必需品,购买选择时标明为正宗品牌,可那是农药粮、地沟油,吃它的都不是“善摄生者”吗?“善摄生者”只是老子凭主观想象编造出来的。人们可以趋吉避凶,趋利避害,这样可能避免一些“动之死地”情况,但是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还需要补充一点,“服食药饵以求长生”这类事产生于老子以后,恰恰是伪道家所为。“摄生”系老子后道家及伪道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探索的过程。这种探索恰恰是“有为”,有悖老子所言之道——当然,我并不否定“服食药饵以求长生”的探索,只是以为它并非老子提倡的。

本章有成语“出生入死”和“生生之厚”,但意义都发生了变化。

其他网友回答:

第五十章:人文系统之死

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应该已经很熟悉了,因为前面的许多章节都提到了“人文系统之死”,现在就让我们详细地讨论这个话题。

既然是人文系统的死,就应该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人之死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有这种可能,一个人活着,但他的人文系统已死;而有的人已经死了,可他的人文系统依然活着。就如同诗人臧克家写的诗:“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什么是人之死呢,百度百科里是这样描述死亡的:“死亡指丧失生命,生命终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哲学上说,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统所有的本来的维持其存在(存活)属性的丧失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终止。”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至少可以得到死亡的两个特征。首先,死是生的反面,死意味着生的丧失,意味着所有标注生的指标全都丧失。其次,死亡是不可逆转的,一旦走向生的反面,则再无复生的可能。回头再看百度百科中关于死亡的定义,发现它并不只是针对人的,它的定义覆盖了所有事物,就是说,人文系统如果存在死亡,也会具备这两个特征。

以上两段实际上是我们在讨论人文系统之死前必须认可的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就是人文系统之死与人之死不是一回事。这一点很容易获得认同,在我们的生活中提及老子、孔子、李白、杜甫这些已经死去的人恐怕比提及那些曾经认识、现在又不再联系的、依然活在世上的人要多很多。因此,对于某一个个体来讲,老子、孔子、李白、杜甫等人的人文系统依然活在他的生活里;而那些依然活着的已经不再联系的人之人文系统并没有活在他的生活里。可见,人文系统之死有它的独立性,它并不是与人之死紧密相连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是,人文系统之死与人之死、与所有事物的死一样具备“走向生的反面”和“不可逆转”的特征。人文系统并不因为它不是一个物质实体而在生死的概念上有任何独特的性质。

在我们认可了以上两个前提后,需要有针对性地定义什么才是人文系统之死。人之死有很多指标,但总体来讲就是百科里说的:“维持其存在(存活)属性的丧失。”对于人文系统来说,也有一个简单的判别标准:如果这个系统有道的输出,那么这个系统就是活着的;而如果这个系统没有道的输出了,对于道它只进不出了,那么这样的人文系统就是死的。这个判别原则可以简单归纳为:出生入死。

图31,人文系统与社会(一)

上面这两幅图我们在四十八章见过,它们分别展示了10到40岁的人文系统和一部分人48岁之后的人文系统与社会的关系。10岁之前由于天门还没有关闭,人文系统并不独立,我们可以从目前的讨论中将其忽略。从上面的图中看到,社会与10到40岁所有的人之人文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只有一部分人在48岁之后以输出的方式与社会相连。由此推论,另外一部分48岁以上的人,由于不能向社会提供道而无法以道的提供者的身份与社会相连。于是,这一部分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方式就在40岁后一直没有改变,也就是从社会上输入道。现在问题来了,社会上的道不是永久地提供给所有人的。道总是寻找身处黄金年龄段的人们,对他们的发展注入道,这是道的无为,是自动发生的,人们无法改变它。于是,就有这种情况,如果一个走到了48岁之后的某个时间点,他的人文系统没有通过修炼使得自己可以向社会输出道,而与此同时,他也无法再从社会中输入道了,尽管他的人文系统还有输入的功能,但社会不再支持他了。这种状况的人文系统与社会之间既无输出的连接,也无输入的连接,他们就游离于社会大网之外。于是,他们的人文系统与社会的关系就是这样:

图32,人文系统与社会(二)

由上图可见,那些没有输出功能的人文系统在某一时间点后,社会大网不再对其提供道,这些系统也就因此而游离于社会大网之外。由于这些系统与大网并不相连,从大网中看去,他们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对于大网而言,这些游离于外的人文系统就已经“死”了!讨论至此,或许我们会问,这些被迫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文系统,他们之间是否可以相连,是否可以组成一个社会呢?答案很明了:不可以!因为这些系统都只有道的输入功能,没有输出功能,他们之间没有相互连接的可能性。这些游离的人文系统中只有内部仅存的、不多的道在进行自我循环,与社会无关,与他人无关。因此这样的人文系统符合死亡的定义,他们是死亡了的人文系统。人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只有通过修炼、独立循环、试运转,才能将自己的人文系统锻炼成具备“输出道”之功能的系统,才能与社会大网相连,才是依然活跃在社会之中的,才是“活的”,因此是“出生”。而那些没能修炼成输出功能、甚至根本没有修炼,尽管输入功能依然存在的人文系统,由于已经无法从外部获取道而游离于社会之外,从而在社会大网上消失,他们是“死的”,因此是“入死”。

现在问题变得简单起来,我们只需要了解社会中的道究竟会对人生发展提供到哪一刻。只要我们知道了那个时间,我们就知道了那些所谓“入死”的系统就在这样的时刻开始游离于社会之外。实际上,这个时间很明了,因为我们在这一章讨论人文系统之死,而这一章所代表的是49岁,也就是说,人生走到这个时刻,社会中所谓“外部的道”就彻底离开了。从此时往后,人文系统的发展将不再有从社会中获取道的可能。如果在此时,人们还没有修炼成输出道的功能,那么,这部分人将从此游离于社会之外。与此同时,从社会角度来看,这部分人从社会大网上消失了,这部分人的人文系统就“死”了。

图33,道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覆盖范围

上图反映了社会中道的供应与人生发展的关系,道对人文系统的推动在黄金年龄段的末端(36岁前后)达到顶峰,并在那之后逐渐减弱,一直到本章所代表的49岁这一年完全消失。

清楚了社会中的道与人生发展有着这样的时段性关系后,我们自然会关心以道的提供者的身份返回社会的人有哪些?而由此开始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又有哪些?首先,我们一直在说有一部分人在过去几年里经过修炼和试运行,成功的以道的提供者的身份重返社会,这部分人从社会大网的角度看是依然活跃的,他们是“生之徒”。正像上一章所提到的,这部分可以向社会提供道的人有个名字,叫做“圣人”,他们占抵达这个年龄总人数的十分之三。

同样,有一部分人在40岁道开始退潮时没有及时进行思考,他们还是延续着从社会获取道的方式。显然,这样的延续走到这里就无法再继续了,而这些人也没有再度回到40岁的那个思想沙滩的可能,他们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与社会脱节。为什么说他们并不知情呢?因为他们在该转变的时候没有转变,应该思考的时候没有思考,他们凭借惯性行走在人生路上,他们认为这样的惯性行为是天经地义的,因此他们在社会断掉道的供应时并没有意识到。然而,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了,从社会大网的角度看,他们消失了,他们是“死之徒”。这部分人的数量也是抵达这个年龄总人数的十分之三。

对于以上两部分人,我们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他们都维持了自己所走的路,在40岁时的人生岔路口上分道扬镳了,而需要讨论的是剩下的那部分人。除去上述两组“十分之三”,有一部分人在40岁的人生岔路口之前,社会中的道开始退潮之际,他们意识到了人生转型的必要性,他们也发现了泛流之道退潮后留在思想沙滩上的贝壳,他们如同那组“生之徒”一样,在人生的岔路口走对了方向,走进了“生之地”。然而遗憾的是,他们的思考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他们经由岔路口之后的单向通道从“生之地”转入了“死之地”。最终,他们与那十分之三的“死之徒”一样,没有修炼成输出道的功能,从而在社会大网上消失了,也成为了“死之徒”。而这样的“人之生,动之于死地”的人数同样是抵达这个年龄总人数的十分之三。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哪里出了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看这部分人在走入“生之地”后做了些什么。走入“生之地”的人是由于看到了道的退潮,注意到了留在思想沙滩上的贝壳。与那些直接步入死地的“死之徒”相比,他们开始了有关人生方向、人生意义的思考。可见,是思考中出现的偏差导致了已经进入到“生之地”的人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的确,当“人为何而生?将走向何处?存在的意义?”等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由此而引发的思考对于每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这样的思考千差万别,但我们还是可以进行大致的归纳。总体看来,在面对以上问题时,人们的思考方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自己的生命和命运放到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进而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这样的思考指向的恰恰是前面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这样的思考方向会引导人们进入到致力于扩大自身“德容器”的修炼。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沿着这个方向思考,另一部分人则是将上述问题放到自身个体的生命之中去思考。他们在思考“我”存在的意义,“我”将走向何处。这种思考方向导致人们过于关注自身的生命,从而忽略了“人是道的影像,是道展示其美妙能力所造就的外壳”的含义。显然,这种向内的思考方式绝对不会将其生命的意义与创生万物的道联系在一起。于是,沿着这种思考方向的人就无从走进前面几年我们所经历的修炼,也就无从将自己的人文系统锻炼成一个可以提供道的系统。于是,这一部分在40岁的人生岔路口走入“生之地”的人,由于思考方向的问题而“动之于死地”。这种思考的方向以向内追寻“自我”为标志、以追问“小我”生存的意义为特征,这种过于在意“小我”的思考方式叫做“生生之厚”。

以上列举了三类人,他们各占抵达这个年龄总人数的十分之三。现在我们看出问题了,还有十分之一的人跑到哪里去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因为人生之路并非向数学算式那样分毫不差。走过三种不同道路的人不可能是准确的十分之三,一定会存在误差。因此,剩下的十分之一是误差。也就是说,这十分之一的人中并不能确定有多少人分别成为了“生之徒”和“死之徒”,又有多少人“动之于死地”。显然,时代的发展状况,所处的人文环境都会影响这个误差部分的人群以什么样的比例分化。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清楚了什么是“人文系统之死”,清楚了有多大比例的人由此开始游离在社会大网之外。既然人群已经分化、已经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那么他们在未来所面临的问题也会大不相同。如果我们是在讲评书,就会在这里拍一下醒木,说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然而,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是论述人生成长与道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题目下,那些失去与社会大网连接的系统,由于没有进一步的自身发展、没有与社会的交流,从而被认为是“死”了的人文系统。这样的系统所要走的道路、所要遇到的问题将不会出现在自此之后的讨论之中。关于这部分人的相关讨论只有到了本书的最后一章才会再度出现,因为无论人们走的是哪一条路,最终都是以回归道的方式谢幕的。

现在我们将讨论集中到走在“生之地”路上的人们。我们或许听过许多人生故事,而那些在后半生依然非常活跃的人总是笑对人生。听他们的故事我们会觉得他们怎么那样幸运,甚至幸运得不真实。怎么叫不真实呢?就是他们永远也不会遇到凶险。就拿走路来说,在古代他们就不会遇到凶猛的犀牛、饥饿的老虎,在现代就不会遇到疯狂的汽车。就算他们走进了战场也不会被武器所伤。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他们会避开这些伤害,使得犀牛无法用它的角,老虎无法用它的爪,兵刃失去了使用的目标。看了解释,我们还是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并非是这些“善摄生者”不会遇到凶险,而是他们处在一个可以足够回旋的时空之中,可以在凶险到来之时从容地避开。可见,能够不遇凶险的原因并非运气好,而是所处的时空好,是总处于可以回旋腾挪之地,这种状况就是“无死地”。为什么这部分“生之徒”会身处广阔之地呢?就是因为他们以道的提供者的身份连接到社会大网上,社会中流淌的道有他们的贡献,同时也为他们的人文系统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之地”。于此相反,那些没有输出功能,而又无法再从社会大网中获取道的系统,是一个游离、飘零的孤立系统。当这样的系统遇到问题、遇到凶险之时,他们没有回旋、转身之地,他们无法避开到来的凶险。他们由于走入“死之地”而成为了“死之徒”。

好了,在即将结束本章讨论之际,让我们再度回顾一下有关人文系统生死的定义,以及人群分化的细节与原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其他网友回答:

生,从无到有;死,从有到无。有无相生,生生不息。有的生命很强大,有的生命很脆弱,没有脆弱何来强大?死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的开始?生而快乐,活出自我,死方从容。

其他网友回答:

道家高人老子,创作出了天人合一理论,很了不起。他也深知未来发展,自己的认识难免不足,可能人维出示的各种古老文化,都会容易出现,人文系统之死,他才予想会有更新人文明系统出现。

个人多年基续发现,人类文明不会死亡,只能依靠存认续真,一步一步级梯迁新,伟大的《道德经》也不例外。

《道德经》中第50章,人文系统之死,想问咋去理解?我虽外行,只能借助文段,老子的予想,试慨一下,个人粗浅看法:

老子原文,我不重复,他想说明,大意可能:

古认为十全美,老子用人比喻。

每命来到世上,有生也有死去,

十人三个陈去,十又三个新来,

生死皆在地上。是丈夫应有维,

要看他该业绩,认真听取众意,

路顺不遇猛虎,士兵不被器伤,

不会遭到兽角,身正刀枪不入,

这种丈夫持道,持真永远是理。

他用以上方法,肯定自己说文,

个人全面分折,认为给出谢了。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第五十章,也是解释或理解都会出现较多歧义的一章。我在《时空之外·道法自然》中作如下理解,供参考。

第五十章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大意译解如下:

在出生或入死之间,生存的概率十之有三,死亡的概率也是十之有三,在生与死之间(非死非生)也为十之有三。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生出生的力量相对要厚重一些。

据说善于摄取生命能量的人,在陆地不会与兕虎相遇,在战场上也不会被刀枪伤害。兕牛没有机会用其角,猛虎没有机会挥其爪,刀枪没有机会展其锋。

这又是什么缘故?(因为善摄生者)没有进入决死之地。

标签: 宁夏鼠疫感染源头在哪怎么来的 蔓荆子 大学生同性恋调查 大学生同性恋占多少比例 糙壳菱蟹 纳米技术都应用在哪里了 如何调节乏味的夫妻性生活 金荞麦 细香葱 出狱柚子叶去晦气的方法 怎么样卸下夫妻性心理的包袱? 夫妻性生活频繁的危害 性爱中女人别犯这些错误 伞莎草 别墅大门贴对联有什么讲究 穆桂英挂帅是哪个朝代 日月潭是我国的大河吗 狗牙花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节气的风俗饮食 关于吴用的十大故事概括 如何自我检测性功能障碍? 第五十章 道德经 理解 出生入死

海南网 » 你会怎样理解《道德经》的第五十章?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